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历史经验表明...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 (1)   ,而且需要超越  (2)  ,更需要克服 (3)  

A.   思想的障碍和束缚    B.  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C.  自然的屏障和隔阂

 

C   A   B 【解析】 试题分析:“不仅……而且……更……”这一组词语所表示的是程度一次比一次深入,自然的屏障和隔阂是客观存在的浅易的障碍物,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是主观的,较容易超越的,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则属于旁观者的观点和态度,较难克服,所以,程度由浅入深应该是“历史经验表明,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障碍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段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一阵汹涌的雪过后,接zhǒng      而来的是芦xù     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虽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fù    盖了一条白tǎn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阅渎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这事真让我_______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渡汉江》 ,完成文后题目。(6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首句中“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似乎悖人之常情,你如何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东坡食汤饼》 ,完成题目。(12分)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1)恶不可____________    (2)徐黄门曰 ___________    (3)秦少游之  ___________

2.找出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

A.录毕,走送

B.缘溪行,忘路远近

C.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3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4.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文后题目。(1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节选自《陈涉世家》)

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4分)

(1)天大雨 __________________    (2)楚人之__________________

(3)或以为__________________    (4)为天下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6分)

(1)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