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完成文后题目。(17分) 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

阅读《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完成文后题目。(17分)

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1)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是欧洲和美国的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10%的比率增长。

(2)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动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辨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影响了它们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徒,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致使美丽的蝴蝶变得越来越少了。”

(3)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后,这些微小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它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水体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到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4)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佛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它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沁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5)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形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睛地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地刷满整个建筑。”

(选自《生命世界》,文章有改动)

【相关链接】

某市将通过灯光建设,构筑几大主题景观体系,以展示该市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繁华的恢弘气势。景观一,由中心城区1000余条纵横交错的路灯廊道构成的“霞光千道”夜景景观。景观二,由百余栋公共建筑“里光外透”和200栋15层以上高层建筑灯光构成“都市辉煌”夜景景观。景观三、由18片居住小居的甬路灯光、楼道灯光、标识灯光和绿化小品等装饰性灯光构成的“万家灯火”的夜景景观。

1.从文章看,人工光的危害有哪些?请分点列举。(3分)

2.句子中划线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5分)

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

3.文章第(5)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除此之外,根据文章内容,请你再提出两条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4分)

4.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就该市夜景的利弊说说你的看法。(不超过50字)(5分)

 

1.1.影响许多生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2.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关系3.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3分) 2.不能删去。说明时间之短,强光源对鸟类的危害程度之深。如果删去就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1)降低大多数照明灯的功率和亮度(2)不要滥用装饰灯(3)减少夜间工作学习的时间。 4.略 【解析】 1.试题分析:根据第2段中“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徒,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以及“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分析出人工光影响许多生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根据第3段“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后,这些微小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分析出人工光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关系。根据第4段“西雅图市佛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分析出人工光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最后的阳光》,完成文后题目。(18分)

最后的阳光    邹扶澜

1923年春天的一个午后,一位中年男子神情疲惫地走在柏林的一条大街上,他患有严重的肺痨,生命对他来说已经所剩不多。

一个小女孩坐在地上,哭泣声引起了他的注意。小女孩丢失了心爱的洋娃娃,那个洋娃娃是她用积攒了一年的零花钱买的。

男子摸了摸口袋,他居然连一分钱也没有带,只好哄她说洋娃娃没有丢,可能是到别的地方玩去了。小女孩不听,仍旧哭。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给我写信?”小女孩止住了哭,好奇地看着他。“是的。”男子笑着点头。小女孩露出了笑脸。

几天后,小女孩果然收到了一封信。信里,洋娃娃详细地向她描述了自己在哪里玩,沿途都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她读着,觉得真是神奇极了。

以后,每隔一周,小女孩都会收到一封信,这些信在她的眼前展开了一个神奇的梦幻般的世界。

可是,两个月后,“洋娃娃”再也没有来信,好像突然消失了。小女孩收不到洋娃娃的

信,整天哭哭啼啼,饭也吃不进去。

一天,一个中年女子来到小女孩家,拿出一封信。信仍是“洋娃娃”写的——熟悉的笔迹,调皮的口吻。小女孩捧着信,感到惊奇万分。

女子是男子的遗孀,她在整理丈夫的遗物时发现了这封未及寄出的书信,所以就按照信封上的地址找了来。

小女孩的妈妈抱过小女孩说:“孩子,你知道给你写信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作家卡夫卡啊!”小女孩可不管这些,她知道自己受了欺骗,洋娃娃再也回不来了时,又伤心地哭了。

几年后,小女孩长大了,从课本里,第一次看见卡夫卡这个名字。带着好奇,带着一点点激动和困惑,她开始慢慢走进他的文字世界。那里是如此的广博和深奥,她读不懂,可她已经朦胧地感知到那是一个让她钦敬的人了。

20岁时,女孩已经读完了卡夫卡的所有著作,再后来,她开始研究他,揣摩他,写了很多关于卡夫卡作品的论述。她在报纸上开设专栏、出版专著,她演讲、游说,为卡夫卡作品的推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40岁时,已为大学副教授的她接受了一家报社采访,当被问及为什么对卡夫卡的作品情有独钟时,她谈起了30多年前那个午后,谈起了那个洋娃娃的故事。

她说:“伟大的心灵产生伟大的作品,当我能慢慢品味出那个善意的‘欺骗’背后蕴藏的大爱和无私时,我就知道,我的生命从此再也无法和一个人的名字分开了。那与其说是一些书信,不如说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给予一个孩子的最好礼物,给予这个世界的最后阳光和温暖。”

1.做人应讲求诚信,为什么卡夫卡要欺骗小女孩?(3分)

2.读下面这句话,说说人物表情的变化意味着什么。(4分)

男子皱着眉。突然眼睛一亮,说:“洋娃娃要是过几天还没回来,她就会给你写信的。”

3.文题《最后的阳光》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4.指出最后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3分)

5.小女孩的成长、成名离不开卡夫卡的引导和影响,有时侯,爱的阳光可以照亮心灵,温暖世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有这样的人和事,请概述其中的一件,与大家分享。(5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28分)

(一)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4分)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2分)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二)人类水资源现状(14分)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已发出警告:“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从全国看,水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根据语境第③段中加点词“脆弱”的意思是什么?(2分)

2.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从第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4.第③段中“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一句中的“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5.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送报的少年(14分)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钟就起床,每天要为二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少年每天大汗淋淋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送报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时,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                                 ”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得不知说什么,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太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体会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①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

②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2.文章第9段空白处省略了送报少年所说的话,请你根据上下文和语言运用的要求,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句话。(2分)

3.这篇小说的题目是《送报的少年》,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我”的儿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4.如果你是文中“我”的儿子,请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你听到送报少年已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时的内心感受。(30字左右)(2分)

5.请用四个词语或短语概括出送报少年的性格特点。(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路过初中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学习时光已悄然逝去,今天,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依依不舍地相聚在离别的路口,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远存于心的浓浓情谊,并畅想绚丽多彩的未来吧!

1.往日盘点:A.假如你在接受采访,请用简明的语言告诉记者在三年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B.回首初中三年的生活,你肯定参加过许多有意义的活动,请写出一项活动的名称及取得的效果。(4分)

2.临别赠言:                                                      

离别难免伤感,请你写出两句(上下句)适宜作为赠言的古诗送给朋友,以激励或劝慰他(她)。(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