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和拼音写汉字。(3分)
简单地生活,不是如佛家般脱离红尘,zhì 身世外,也不是如老庄般“绝圣弃智”,清静为无,而是以一种dàn 然的心境宽待生活,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yōu 然襟怀中,体会“天凉好个秋”的意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信誉是财富,亲情是财富,朋友是财富,成功的经验是财富,失败的教训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富有的人生。
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
要求:
(1)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文言文阅读
哀溺文(12分)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永之氓咸善游 ( ) ②中济,船破,皆游 ( )
③有顷,益怠 ( ) ④又摇其首。遂溺死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汝愚之甚,蔽之甚!
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分)
阅读《出师表》选段(12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写出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本布衣( )②由是感激( )③深入不毛( )④夙夜忧叹( )
2.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①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②其深;王者不却⑦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④,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⑤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⑥而赍⑦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节选自《谏逐客书》 秦 李斯)
【注释】:①让:辞,拒。 ②就:成就。 ③却:拒绝,抛弃 ④充美:丰富充足 。
⑤黔首:秦时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首,头。 ⑥藉寇兵:把兵器借给侵犯者。
⑦赍(jī):给予,赠送。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①兵 ②故
③所以 ④此
2.下列选项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逐客以资敌国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
B.咨臣以当世之事 |
|
C.以其境过清 |
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3. 文中划线的句子已经被译成现代汉语,请你模仿上下文句式,把它改写成文言文。(2分)
4.节选的这段话阐述了国家治理的问题。李斯认为,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靠的是什么?
(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亡:逃走 |
|
B.(项燕)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戴 |
|
C.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
|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信 |
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
|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
|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
|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