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30分) (一)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那年,他在学校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30分)

(一)山就这么高

仲利民

那年,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他觉得无颜面对父母,是父母在外拼命地打工,积攒下来钱供他来城里的这所学校读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可是他现在的成绩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考上好的大学,至于将来的高考更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不敢对父母说:“我不想读下去了。”那样,即使父母什么也不说,仅仅是他们那失望的眼神就会将他击垮。他想偷偷地出去打工,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再跟父母讲明。他们叹息也好,怒骂也罢,随他们去。

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做了决定,这个星期正好父母从外地回家,他先陪他们过上一晚。也许,这个夜晚是一道分水岭,从此就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方向。

父亲看到他回家,很热情地和他讲外面的事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着做他喜欢吃的一切。他在等父亲问他的学习情况,可是父亲就是不问。

吃过晚饭,父亲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父亲说:“娃儿,你看这山有多高?”他小时候爬过这山,因为山势陡峭,荆棘丛生,从未爬到过山顶,所以很难回答。没有经历过,怎么会知晓呢?面对父亲的提问,他不知如何作答。

父亲见儿子沉默,就说:“这山,说高也不高,努力去爬了,到达山顶就知道了。如果从未爬到过山顶,你就永远也不知它有多高?”其时,圆圆的月光洒下来,如同白昼,山在那里坦然地呈现出它的身姿。

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闲情逸致啊!

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

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

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噢——”整个小村都回荡着他们的声音。

他对父亲说:“山就这么高!”

父亲笑笑:“其实山就这么高。”

他决定回校去好好读书。任课的老师都感到奇怪,他怎么像变了一个人,成绩像雨后的竹笋,蹭蹭地升了上来。后来,他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了一位非常有名的律师。

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选自《大阅读》2010年5月 有改动)

1.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我”爬山?请结合文意,概括回答。(4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

(2)在他的心中,一直屹立着一句话:山就这么高。

3.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和《山就这么高》都是写如何面对困难,立意相似,但有区别。请概括两篇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4分)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赏析。(4分)

 

1.“我”成绩非常不理想,不想读下去,父亲想通过让我爬山明白学习的困难并不大,努力战胜心中的学习关卡。 2.(1)动作描写,“攀”字表现了山的陡峭,突出父子两人身躯的弱小,写出了爬山的艰难,表现出他们奋力爬山的拼搏精神。 (2)“屹立”突出了“山就这么高”这句话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或产生的重大影响。 3.《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山就这么高》:只要有信心和勇气就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4分。每点2分。有欠缺酌扣) 4.文中父亲关爱儿子成长。儿子成绩不好想辍学,父亲通过爬山让儿子明白学习需努力的道理。父亲勤劳,肯吃苦,重视子女教育,注重教育方法,耐心,言传身教。 【解析】 1.试题分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父亲是在“我”因成绩不“我”成绩非常不理想,不想读下去而决定放弃的时候,“少见地和母亲陪着他一起去村庄西边的小山脚下”和我一起爬山的,而他在爬山后的话是“其实山就这么高”,由此可知,他是通过爬山让孩子明白其实学习也是如此,困难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那么难。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示例, 以“亲情”“谎言”为话题再各写一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3分)

[示例] ①亲情: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②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

[仿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

在某市交通路口,人群熙熙攘攘,车来车往。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骑着电动车想急速通过红灯。此时,一位青年交通志愿者,走上前去对这位妇女说:“              

 

查看答案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校车使用的日常监管。每月清理校车交通违法和事故情况,督促及时接受处理,同时要每月向本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通报校车标牌发放情况和校车交通违法、事故等情况。

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校车驾驶人资格许可和管理制度。明确申请校车驾驶资格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办理许可的手续和程序,建立校车驾驶人每年审验、联合监管以及退出机制。

 

查看答案

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及括号内的提示,填选合适的成语。(任选两个作答)(2分)

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总会碰见各种困难,在无数个夜晚忧心忡忡,但是只要我们不放弃,   A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汲取知识的养分,一定会   B (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收获新的果实,欣赏到   C (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和它相比的。)的美景。

我选       ,成语是             ;我再选           ,成语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