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永垂不朽转弯抹角蹒跚烦躁 |
|
B.荡然无存微不足道惶恐取蒂 |
|
C.低眉顺眼大庭广众霹雳巅沛 |
|
D.长途抜涉风尘苦旅仄歪鞠躬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2分)
|
A.阻遏(è)拂(fú)晓 地窖(jiào)锐不可当(dāng) |
|
B.寒噤(jìn)诘(jié)问 狼藉(jí)连声诺诺(ruò) |
|
C.吊唁(yàn)伛(yǔ)偻颓(tuí)唐穷愁潦(liáo)倒 |
|
D.荒僻(pì)滞(zhì)笨噩(è)耗 张皇(huáng)失措 |
作文(30分)
没有一颗心生来就喜欢孤独,所以我们需要朋友。我年轻的朋友,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呢?是和你形影不离的那个同学吧?但,也许恰是你的竞争对手?也许竟是你的童心老爸?也许是你满架的好书、外婆家中的酸枣树?或许,你沉入音乐海洋便“沉醉不知归路”……
题目:我最好的朋友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入水求之( ) ④楚人有涉江者( )
2.翻译句子(2分)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寓言包含了哪个成语?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文言文阅读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4分)
①学而时习之( ) ②人不知而不愠( )
③不亦说乎( ) ④传不习乎( )
2.请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本文中很多话都成了名言警句。如果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做成书签,你会选择哪句?请说说你的理由(3分)。
现代文阅读
(二)植物也要睡眠吗(7分)
(1)人和动物都要睡觉,以补充体力和精力。但是你知道吗,植物也要睡眠。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植物的叶子、花儿会昼开夜合,有的夜开昼闭。科学家把植物的这种现象叫“睡眠运动”。
(2)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明媚的阳光下,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撞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花生也是一种爱睡觉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开始慢慢向上关闭,表示白天已经过去,它要睡觉了。有的时候,我们在野外还可以看见一种开紫色小花、长三片小叶的红三叶草,它在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三片小叶就闭合在一起,垂下头来准备睡觉。以上仅仅是一些常见的例子,会睡觉的植物还有很多很多,如酢浆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等。
(3)植物的花也有睡眠的要求。花儿的睡眠,时间有早有晚,有长有短。太阳花就是一个贪睡的小家伙,它在上午10点钟才刚刚醒来,绽放开五颜六色的花,可是,一过中午,它就闭合起来睡眠了。碰到阴天,它似乎很贪玩,要到傍晚才进入“梦乡”。各种各样的花儿睡眠,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垂下头来,则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4)紫茉莉下午5时左右开花,到第二天拂晓时花闭合起来睡眠了,好像怕见太阳似的。月光下含笑开放的花还有月光花、待宵草、夜开花等,都是昼闭夜开的花。还有番红花在早春时候开花,一天之中,时而张开,时而闭合,时而又张开,醒了睡,睡了醒,醒醒睡睡,反复好几次。
(5)晚香玉的花,不但在晚上盛开,而且格外芳香,以此来引诱夜间活动的蛾子来替它传授花粉。还有,我们平时当蔬菜吃的瓠子,也是夜间开花,白天睡觉的,所以人们把它俗称为“夜开花”。
1.根据文意,把“有些花儿与众不同,白天睡大觉,夜晚时分醒来,昼夜节律颠倒了。”这句话还原到适当的位置。应还原到第______段前。 (2分)
2.第3段中举蒲公英花和胡萝卜花的例子要说明什么?(2分)
3.本文具有语言生动的特点,请你举出一例并具体说明其表达效果。(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