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共10 分) 1.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 2.且壮士...

古诗文默写(共10 分)

1.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

2.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 陈涉世家》 )

3.晏殊《浣溪沙》 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是:                                       。

4.《龟虽寿》中体现曹操老当益壮,有雄心壮志的奋斗精神的句子是:             

                          

5.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                        ”的塞外风光(运用学过的古诗词句子填空);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1.阡陌交通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答案不唯一)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1)时注意“阡陌”的写法。默写(2)句时,注意“侯”和“宁”的写法。默写(3)句时,注意“似曾”这个词的写法,另外,还要注意“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这一提示语。默写(4)句时,注意“骥、枥、暮、已”等字的写法,另外,还要注意“体现曹操老当益壮,有雄心壮志的奋斗精神”这一提示语。默写(5)句时,除了要注意“塞外风光(运用学过的古诗词句子填空)”这一提示语外,还要注意因为答案不唯一,默写时千万要细心,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故乡》记录了鲁迅先生回乡搬家的心路历程,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与破产的景象。

B.《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茶馆》是他另一部杰出的小说。

C.《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出身卑微,司马迁却将他记入历史,并且纳入专门记录诸侯之事的“世家”,体现了作者一种进步的历史观。

D.《 学问和智慧》通过精辟的论说、形象的比喻、深刻的对比,告诉读者:我们固然需要智慧,但学问尤其重要。

 

查看答案

与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新年的钟声雄浑激越,响彻大宇。钟声召唤着天边那新年的第一抹红霞,钟声歌唱着神州大地又一个灿烂的春天,                     

A.我们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B.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

C.我们每一颗忧郁苦闷的心灵都被钟声震撼着。

D.钟声震撼着每一颗年轻进取的心灵。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根据汉字写拼音。(2 分)

(l)真(qiè)     意啊:我坐在树根上,一边休息,一边听陡岸下面强大的水流不急不忙的彼此呼唤,听它们满怀“早晚”必到大洋的信心互打招呼…… 也许是在为自己的“早晚”这一信念而进行的搏斗中,溪水分道扬   了。

(2)我若能      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móu )     善睐了。

 

查看答案

作文(50分)

人生的体验,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校园,无论是在街巷,还是在田野,哪怕是一抹微笑、一本好书、一棵竹树、一只飞鸟……都可以引发我们对真、善、美的观察、体味与思索。细细咀嚼,你就能品到生活的真味。

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5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莲文化的魅力】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学者都写过咏莲的篇章,赋予莲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次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来揭开莲文化之一隅吧!

1.在下列诗句中选出与莲无关的句子(  )(3分)

A.夺人秀色玉亭亭,半树红云半树青。

B.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C.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D.菡菡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2.对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但现在也有人认为,如果对此强调得过分,就不能适应今天的时代,你的意见呢?(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