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朱敦儒的《相见欢》一词,完成题目。(6分)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

阅读朱敦儒的《相见欢》一词,完成题目。(6分)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①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②簪缨:当时官僚贵州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③倩:请。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画面,并说说其表达效果。(3 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寓情于景。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词人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沉重。 2.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两句,联系写作背景,可知诗人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然不免油然而生。这样"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黄昏日暮之景自然就是感伤的了.此句写了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了。 诗人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这就是象征手法的效果. “几时收”是回答第二个小题的关键,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歌画面及揣摩诗歌情感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国神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①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②上:指汉成帝。 ③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下以益民                      ②使其言是                    

当容之                        ④勿                        

2.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与“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的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令辱之,激怒其众

B.策之不其道

C.扶苏数谏故

D.不以物喜,不己悲

3.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朱云认为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张禹可以警戒他人。

B.朱云面对“罪死不赦”的重刑,仍然牵挂着朝廷安危。

C.辛庆忌力谏不杀朱云,结果被摘掉官帽,解下了官印和绶带。

D.汉成帝最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修正了自己的错误。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①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2分)

②未知圣朝何如耳?(1分)

 

查看答案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④①②③⑤

B.②①④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④②①⑤③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选择: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3分)(     )                    

A.《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最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C.《格列佛游记》通过对“飞岛国”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D.《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智马国” 游记中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多背诵些优秀的诗文,就能打下扎

实的文学功底。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A.生:使……活下去

B.向:从前

C.病:生病

D.蹙:窘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