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

田 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1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明 2.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前两句中的十四个字,只有“明”是表明田园意境特征的,其余的“汩汩流水浑”是描写流水,“一树高花”是描写花儿的,只有“明远村”中的“明”字概括了田园风光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 仙

(清) 李渔

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1)各司一                     (2)购无资           

(3)请之                       (4)是何异于不金陵           

2.下列句中划线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子敬先亡

B.拔山倒树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远者小近者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考古学家、著名的长城专家罗哲文,写了一副题为《长城赞》的长对联:

上联: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迄元明,上下两干多年。有多少将帅元戎、戍卒吏丞、百工黔首,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为中华留下丰碑国宝。

下联:跨峻岭、穿草原、横瀚海、经绝壁,纵横一万余服。望不断长龙雉堞、雄关隘口、亭障烽堠,有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起伏奔腾、飞舞盘旋、月宫遥见,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这副对联从哪几方面赞美了长城?(3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         )

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

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无锡的城市特色。

D.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B.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

C.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