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8分) 只有那些正在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得到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8分)

只有那些正在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才来表演这种技艺。他们从小就受这种杂技表演的训练。他们并不一定都是贵族出身或者是受过高等教育。一遇到重要官职出缺,不管哪位官员是病死还是失宠撤职(这都是常有的事),五、六位候补人员就会呈请皇帝准许他们给皇帝和朝廷官员表演一次绳上跳舞,谁要是跳得最高,而且没有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官职。大官们也常常奉命表演这种技艺,使皇帝相信他们并没有忘掉自己的本领。大家都认为财政大臣佛林奈浦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跳得比全王国的任何大臣至少要高一英寸。我见过他在一只安装在绳子上的木盘里一连翻了好几个跟头,那根绳子只有英国普通的包扎绳那么粗。如果我并没有偏袒谁,那么据我看来,我的朋友内务大臣瑞颛沙的本领仅次于财政大臣;其余大臣的本领也都不相上下。

举行这种游戏时往往发生致命的意外事件,过去发生过的许多不幸事件都有记录。我亲眼见过两三个候补人员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大臣们奉命表演的时候,危险就更大了。因为他们想表现自己比以前更有本领,更想胜过同僚,过分卖弄自己,所以难得有不失事的,有的人甚至跌过两三次。听说在我来到这里以前一两年,佛林奈浦险些儿跌死。要不是皇帝的坐垫恰好摆在地上减轻了跌落的力量,他的脖子早就折断了。

1.以上选文出自小说《            》,作者是              。(2分)

2.下面对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在出海前的职业是外科医生。

B.在大人国里,居民身高180米、麦子也有十多米。

C.“我”最后一次航海来到慧因国,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

D.“我”所到达的“飞岛”是借助磁石或升或降,从一处移另一处。

3.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如何理解作者写作这一片段的用意?(3分)

                                                                     

                                                                      

 

1.《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写全名也对) 2.B 3.比赛绳技   作者借此抨击了英国宫廷和大臣们的昏庸无能,无情地讽刺了高官厚爵获得者们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根据语段中的“只有那些正在候补朝廷中的重要官职和希望得到皇帝宠幸的人才来表演这种技艺”“ 给皇帝和朝廷官员表演一次绳上跳舞,谁要是跳得最高,而且没有跌下来,谁就接任这个官职。”“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便可知这是《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的情况。作者自然也就知道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1.解释划线词语。(4分)

其二(     )              若之乎(     )                           

蒋氏大(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根据例句的修辞,再从选文中摘录一句。(1分)

例:①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文中的“虽鸡狗不得宁焉”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同样是写鸡鸣狗叫,你觉得两者反映的现象有何不同?(3分)

                                                                     

5.你是如何理解评价“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这句话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上阕中的词语      ,既点出了时令,又写出了词人                      的心绪。(2分)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3分)

                                                                     

                                                                     

 

查看答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 教育部近日指出,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多家电视台的台标不合规范,如央视台标CCTV是英文缩写,不符合国家语言文字法规要求,需改为汉字。央视则表示该台标非常珍贵,不能更改。

材料二 : 面对教育部的批评,央视“不可能轻易更改”的回复,有人认为“太过霸气”,“央视敢于叫板的底气,无非还是来自其特殊的地位”。这部分人力挺教育部, 认为教育部是为了传统文化而做努力,应该支持。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说的现象。(不超过10字)(2分)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专题《气象物候》

1.如果你班针对气象物候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要求你拟定一份研究报告,你准备拟一个什么题目。(2分)

                               

2.请你用物候知识解释“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现象。(2分)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话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作修改。(4分)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宏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鸣。

1.                                                                      

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