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3分) 新华网济南10月13日电 ...

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3分)

新华网济南10月13日电 从山东省邮政公司获悉,为祝贺和纪念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家乡山东省高密市与济南市邮政局在第一时间推出纪念邮戳各一枚,供社会各界用邮和收藏。

山东邮政部门此次推出的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纪念邮戳堪称姊妹双戳,图案分别嵌以莫言肖像和诺贝尔文学奖金牌的正反两面的图案并有莫言的手书。

 

 

 

 

 

 

 

 

 

 

 

 

 

 

 

 

 

 

 

 

 

山东邮政推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纪念邮戳 【解析】 试题分析:概括新闻内容,必须要找到主语和谓语,即有关谁,什么事。 通读两段文字,可以发现“山东省高密市与济南市邮政局”是主语,但字数较多,不过第二段中还有“山东邮政部门”意思相同,所以可以做为主语。 谓语即“在第一时间推出纪念邮戳各一枚”但表意不明确,什么纪念邮戳没有表达清楚。根据两段文字内容尤其是第二段可以知道,即“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纪念邮戳”。 将主语和谓语加在一起,字数过多,可以再进行缩短,只要意思表达明确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每句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9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恨别鸟惊心。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夜阑卧听风吹雨,                    

5.              ,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xīng(     )忪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yuè(    )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niè手niè(     )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zhì(     )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二)中秋赏月(9分)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1.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3分)

2.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3分)

3.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一)(22分)

(甲)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从前有个书呆子绰号“全信书”,成天埋在书堆里。一天,读书时脚上的鞋被炉火烧着了,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去找书本。书上说,桔能降火。他忙拿起一个大桔子就咬,滴下的汁水把鞋上的火灭了,书呆子大喜。但鞋头已被烧出大洞。于是他上街买鞋,走到半路,想起尚未找到文字根据,忙奔回家中,从书箱里找出家父留下的书简,上面写着他穿六寸鞋子。于是定要掌柜给他六寸的鞋,掌柜无可奈何地把鞋拿给他。书呆子使劲穿进去,鞋破了,脚趾露在外面。掌柜拿过书简仔细看,上面写着:“吾儿七岁,着鞋六寸,脚随人长,步步前进。”书呆子断章取义,迷信书本,仍旧穿着那双六寸的鞋子回去了。

1.解释下列短语的意思。(10分)

⑴至市      (             )     ⑵试之足 (              )

⑶及        (             )     ⑷不得履 (              )

⑸使冲烟飞鸣 (             )     ⑹昂首观 (              )

⑺置其坐    (             )     ⑻吾忘持 (              )

⑼项为强    (             )     ⑽山倒树 (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6分)

⑴何不试之以足?                                                      

⑵宁信度,无自信也。                                                  

⑶着鞋六寸,脚随人长                                                   

3.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说说郑人和书呆子的愚蠢表现。(4分)

⑴郑人愚蠢的表现是                                                    

⑵书呆子愚蠢的表现是                                                   

4.结合郑人和书呆子买鞋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出两点感悟。(2分)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