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①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1.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解析】 1.试题分析:诗句中一个”斗“字,使百花具有了人的色彩,立刻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把晚春时节百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完美的表达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晚春之景的喜爱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9分)

1.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概括一下什么是“长征精神”。(4分)

【材料一】过草地时,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党费。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

【材料二】当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她落泪了。她把自己要饭讨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这竟成了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听着战士们自编自唱的《牛皮腰带歌》,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为弘扬长征精神,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担任主持人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5分)

节目一:诗朗诵《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  《走进新时代》

串连词:                                                                      

 

查看答案

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 分)

1.               ,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 长征》)

2.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七律 长征》)

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4.送别朋友远行,若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略显感伤,而用王勃的诗“                           ”方能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5.写出两句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cǎi(     )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讴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qīng(    )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    )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óu(    )的忧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草》以“草”为题,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了思想的火花。

B.法国作家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课》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文章主要通过最后一课和平时上课不同情景的对比来表现主题的。

C.《七律 长征》和《长征组歌》都是诗,都写到了长征中的一些重要史实,都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泽东。

D.萧乾的《枣核》、陆定一的《老山界》的体裁都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过分草率的决定,可能会给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产生悔不当初的愧疚。

②所以选择既要把握好时机,又要仔细慎重。

③人生在世有很多的时候需要选择,但是选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何去何从常常会让我们犹豫不决。

④除此之外,就是在决策的时候,不要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意见,他人并不知道你真实的处境,无法设身处地从你的角度出发来选择。

⑤过分地彷徨,可能会坐失良机,让机会从面前溜走,造成“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叹。

A.③①⑤②④ 

B.③⑤①②④ 

C.①⑤③②④ 

D.③⑤①④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