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陈涉世家》——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B.《敬业与乐业》——梁启超——近代学者

C.《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雨果——法国作家

D.《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北宋婉约词派代表

 

D 【解析】 试题分析:D中苏轼应是豪放词派代表。 考点: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①辛弃疾的词何以以豪放著称?②它不是用墨写就的,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③辛弃疾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④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⑤有人说他的豪放继承了苏东坡。⑥但苏东坡正当盛世,其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而辛弃疾呢,胡尘飞、金戈鸣壮就了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就了其词魂。⑦辛词的豪放,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飞翔,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燃烧,是政治之风鼓荡下的炸响!

A.文段①②句运用设问手法,对辛弃疾词以豪放著称的原因发问,并自问自答,有助于启发读者的思考,引发共鸣。

B.文段④句“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运用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辛弃疾政治命运的跌宕起伏及其倍受煎熬的境况。

C.文段⑥句中“胡尘飞、金戈鸣壮就了其词威,民族仇、复国志炼就了其词魂”,运用对偶,集中表现了辛词的内容和精神,体现了辛词有别于苏词的豪放。

D.文段⑦句运用排比,语势强烈,意在突出辛弃疾的得意与自满,也突出政治经历对辛弃疾创作的重大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创作者要有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_______在创作思想上,______在艺术风格上,_______必须很有点邪劲儿。

A.要么   要么  都

B.不仅   也   那么

C.无论   还是  都

D.与其   不如  就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断取义(篇章)  章摘句(搜寻)  太盛则(做作)

B.不言而(比喻)  吹毛求(毛病)  怡情彩(增添)

C.心无旁(追求)  于精熟(致力)  百业为先(德行)

D.物致知(推究)  强不舍(啰嗦)  以经验之(衡量)

 

查看答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4分)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①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 ①篱落:篱笆。  ②蛱(jiá)蝶:蝴蝶。

1.诗中用梅子黄、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2分)

2.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唯有蜻蜓蛱蝶飞”。(2分)

 

查看答案

秋日笔记(尚建荣)(16分)

⑴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早晚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轻挥动触角,我几乎就辨认不出它青绿、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铃子。

⑵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俯爬在叶片上。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出的艺术家呀——这时你不由不去惊叹。

⑶一点点秋风掠过,它细长而微微泛红的触角呈外八字轻轻舞动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⑷然而,秋天来了,寒意在一点点加重,这只金铃子,也许正是受不了这渐重的秋风才从山坡上一步步撤离的吧。

⑸不由想起《豳风·七月》中的诗句:“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⑹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

⑺十分钟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⑻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仍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⑼三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还不声不响地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⑽此时,我才看清,它有一对圆圆的泛着红光的眼睛,背上披着的绿色羽翎近乎有身材的两倍长。长衣托在身后,极像一个滑稽演员穿了件很不合身的蓑衣在观众面前表演。羽翎与身体的接合处,有一道极具装饰意味的褐色细线。

⑾此后,直到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一下,它竟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叶片上几只针尖大小的虫子被惊吓得不知所措地跑来跑去。

⑿晚饭后,我去看它,它已从花叶的一端移向了另一端。我伸出手指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渡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近,它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⒀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无莫名的滋味。不是心与心的惜惜相怜,也不是杞人忧天的自作多情,更不是……我知道,我体内沉默已久的一根神经在那一刻突然就如同笔碰到纸而找到了一千个诉说的理由。

⒁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一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它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此黯然失色。

⒂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唧——唧——”偶尔飘来的一两声秋虫鸣叫,无由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蟀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离在一个遥远的世界。

⒃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谁家的屋檐下栖息?明天,它又将撤向哪里?

1.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对第(2)段描写金铃子的画线句加以品析。(3分)

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

2.文章第五段引用了《诗经·豳风》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4分)

3.有人认为⑺、⑻、⑼三个自然段意思差不多,可以删去其中两段。其实不然,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话蕴意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