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 北京时间9月30日16...

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 北京时间9月30日16时09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这次轨道控制是在天宫一号飞行第13圈实施的。此前,在30日1时58分,天宫一号飞行至第4圈时,北京飞控中心对其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轨道控制,使其远地点高度由346公里抬升至355公里。经过两次轨道控制,天宫一号已从入轨时的椭圆轨道进入近圆轨道,为后续进入交会对接轨道奠定了基础。

 

(2分)天宫一号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解析】 试题分析:文中从导语报道到主体叙述都以“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2次轨道控制,近地点高度由200公里抬升至约362公里,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从中可以提炼出新闻的标题即:“天宫一号顺利进入在轨测试轨道”。 考点:这是给新闻拟写标题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4分)

1.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分别写了三个人物:贝多芬、            

2.下面故事情节选自小说《     》,其中A是         

A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A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A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A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A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A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A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人去。A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A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那大虫望A势猛一扑。那A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⑥题必做,⑦⑧题任选一题)(8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2.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3.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5.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6.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两句诗形象的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

8.写出古诗文中能够表现人们辛勤劳作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yì(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suǒ(  ),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tǎng(   ),那么终将干hé(  );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查看答案

作文(30分)

冬去春来,我们又长了一岁。在成长的旅途上,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新鲜事物;也在努力地告别“幼稚”“胆怯”“小气”“嫉妒”“懒惰”“幻想”……;也可能不得不告别“电脑”“依赖”“童年”……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500字以上。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笼中鹦鹉(8分)

富商有段姓者,尝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中。熙宁六年,段忽系狱。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感悟,乃放之。

节选自《淮南子 人间训》

【注释】①畜:养。②系狱:囚禁于牢狱。③堪,忍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一鹦鹉(    )   ②在家有人喂饲(   )

归(    )   ④放之 (   )

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