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
|
B.人们在思考:网络技术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
|
C.大屏幕上闪现出世博会159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电灯、磁悬浮列车、航天器……这一刻,“一切源于世博会”的理念得以彰显。 |
|
D.“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4分)
他没有轩( )昂伟岸的身材,他没有威严尊贵的仪容,但是,他的目光既像一把锃亮的钢刀一样犀利,又常常满含càn( )然笑意和炽( )热的深情。它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 )无垠的宇宙,这就是列夫·托尔斯坦。
写作。(30分)
普希金说:“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你的那些“过去了的”日子,留下
了哪些“亲切的怀恋”?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以“亲切的怀恋”为题,写一篇600字
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卖油翁(11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尝射于家圃 ( )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
③尔安敢轻吾射! ( )
④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
2.翻译下面句子:(3分)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3.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用“/”在应停顿处划开。(四处,每处0.5分,2分)
乃 取 一 葫 芦 置 于 地 以 钱 覆 其 口 徐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自 钱 孔 入 而 钱 不 湿。
4.从这则短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2分)
伤仲永(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①父异焉 (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
③贤于材人远矣 ( ) ④赏赐百千强 ( )
⑤对镜帖花黄 ( ) ⑥卿言多务,孰若孤?( )
2.写出文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两句:(2分)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勇气(11分)
①19世纪,在英国的名门公立学校——哈罗学校,常常会出现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②有一天,一个强悍的高个子男生,拦在一个新生的面前,颐指气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来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断然拒绝。高个子恼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领子,劈头盖脸地打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你这小子,为了让你聪明点,我得好好开导你!”新生痛得呲牙咧嘴,却并不肯乞怜求饶。
③旁观的学生或(用冷淡的神色来对待或看待) ,或者起哄嘻笑,或者胆战心惊地一走了之,除了一个外表文弱的男生。他看到这欺凌的一幕,眼里渐渐涌出了泪水,终于忍不住嚷起来:“你到底还要打他几下才肯罢休!”
④高个子朝着那个又尖又细的抗议的声音望去,一看也是个瘦弱的新生,就恶狠狠的骂道:“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问这个干吗?”
⑤那个新生用含泪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惧地回答:“不管你还要打几下,让我替他承受一半的拳头吧。”
⑥高个子看着他的眼泪,听到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⑦从这以后,学校里反抗恶行暴力的声音开始响亮,帮助弱者的善举也逐渐增多。那两个新生也成了(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那位被殴打的少年,深感爱与善的可贵,后来成为英国颇负盛名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挺身而出,愿为陌生弱者分担痛苦的少年,则是扬名全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①柔弱—— ②恶行—— (2分)
2.第③⑦段中带括号的内容,如果用成语取代,应该用哪两个成语?(2分)
答:⑵ ⑸
3.作者的描述使罗伯特·比尔与拜伦的性格跃然纸上,你能说说他们的性格吗?(2分)
4.拜伦对罗伯特·比尔给予帮助的方法是“替他忍受一半的拳头”,你赞成这种方式吗?如
果是你,你会怎么做?(2分)
5.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