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共55分) (一)(20分) ①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逆反...

阅读(共55分)

(一)(20分)

①那年我14岁,自我感觉已经长大,可有些逆反心理,凡事都爱跟父母对着干。尤其是父亲,我最烦他板着脸训我的模样,所以他让我朝东我就偏要向西。

②已经记不清是为了什么和父亲吵架了,只记得父亲气白了脸,顺手拿起一根棍子朝我打来,打得好重,我身上火辣辣的,心头也火辣辣的,赌气之下便夺门而出,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躲了起来。

③不知过了多久,我隐隐约约听见父亲在喊我的名字,我摸着手臂上的淤血,一声不吭。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要回家,再也不要看见父亲。父亲的声音渐渐远去,我松了口气,却又有点失落。夜越来越深,树影摇晃,风声呼啸.黑暗中似乎有可怕的东西在窥视我,心里不由得一阵阵发毛。我挣扎了好久,终于决定回家。

④走进巷口,远远地,我就看见家里的灯亮着。已经半夜了,这一盏孤灯在一片漆黑中显得分外明亮。我迟疑地推开半掩的家门,抬头一看,心头像突然被蝎子蜇了一下,天哪!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⑤父亲站起身,走近我,他的神色憔悴,眼里满是血丝。我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感觉神经就像紧绷到极限的琴弦,仿佛一瞬间就会断裂。我等待着想象中即将来临的一顿痛打。可是,过了一会儿,父亲举起了手。他要打我了吗?我本能地缩紧了身子。父亲的手颤抖地、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他就那么一言不发地抚摸着我,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我慢慢回过神来,突然觉得很惭愧。

⑥多少年过去了,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儿子一转眼也到了当初我那个年龄了。不久前,因为他做错了事被我批评了几句,他非但不认错还跟我顶撞,我一下子火了,打了他一巴掌,就在妻子拉扯我的当口,儿子跑出了家门。妻子责怪我太粗鲁了,按照通讯录给儿子的同学打电话找人,我虽然在口头上极力维护自己做父亲的威严,要妻子别再找那臭小子了,可是我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儿子不会出事吧?千万不要出事啊!

⑦天黑了,还下起了雨。我再也坐不住了,拿了一把雨伞就出门寻找。去了儿子平时常去的几个地方,都没找到,我只好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到处转,喊着儿子的名字。我的心情越来越焦虑,并且很愧疚,懊悔自己打了他。儿子要是出了什么事,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不知道过了多久,妻子打我的手机,说儿子回家了,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已经让他去洗澡睡觉了,让我也赶紧回家。

⑧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想起了多年以前,父亲也曾经这样四处喊着找我,他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他憔悴的神情——原来,父亲曾经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安然走过青春叛逆期!                                     (选自《课外阅读》)

1.选文中“我”有怎样的经历?在此经历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请你给选文拟个合适的标题。(2分)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第④段中两个加点问语“直勾勾”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父亲就坐在门口旁的一张椅子上,直勾勾地盯着我呢!

(2)我知道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索性也直勾勾地盯着父亲,哼,要打就打吧!

4.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4分)

5.选文第⑧段中写到“走在回家的路上,雨水和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结合全文回答“我”为何流泪? (2分)

6.正值青春期的你,也一定有过叛逆。请结合自身经历,说说你的亲人(或老师或朋友等)是怎样守候你的成长的。(4分)

 

1.“我”青春期因叛逆而离家出走,父亲守候着我的成长;儿子青春叛逆期离家出走,“我”守候儿子的成长。 “我”青春叛逆期由赌气后离家出走到决定回家后看到父亲感到惭愧;在儿子青春叛逆期,因儿子离家出走,“我”由愧疚到从中感悟并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 2.围绕父亲或父爱和成长的关系来拟题即可。例1: 谁在守候你的成长 例2:父亲守候(关爱、陪伴……)成长 3.(1)表现了父亲焦虑地期盼儿子归来及看到儿子归来时生气、懊恼的神态,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2)表现了“我”(或儿子)青春期叛逆的神态,体现了“我”(或儿子)的任性和对父亲的不理解。 4.此句运用了景物(或自然环境或环境)描写和心理(或心理活动)描写,烘托了“我”当时害怕(或恐惧)的心情,为下文“我”决定回家埋伏笔。 5.听到儿子回来后,所有的牵挂、焦虑、愧疚、懊悔等情感得以释放(或宣泄);想到当年的父亲也和如今的“我”一样(或想到当年父亲布满血丝的眼睛,憔悴的神情),“我”深深地悔恨,并理解了父爱,为之感动而落泪。 6.能结合自身经历,有具体事例。语言连贯、通畅。 【解析】 1.试题分析:选文中的“我”是双重角色,曾经的“儿子”和现在的“父亲”。因此经历在由两部分组成。 在前一段经历中,我的心理变化是 “赌气” “离家出走”“发誓不回家”“挣扎” 到“终于决定回家”“惭愧”,在后一段经历中我的心理变化由“火了”“七上八下”“焦虑” “愧疚”“懊悔”到“原来,父亲曾经也这样默默守候着我的成长,让我安然走过青春叛逆期”,即深刻理解了父亲当年对我爱的守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概括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8分)

6ec8aac122bd4f6e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妈妈批评你时会顶嘴

当妈妈没按时准备午饭时会发脾气

小 学

24

28

25

3

5

初中

10

12

8

20

21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世界倍增温暖。“母亲节”快到了,你的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做了一次调查,见下表:

 

 

 

 

 

 

1.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4分)

2.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把它作为一曲“献给母亲的歌”。(4分)

例句: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

 

查看答案

名著知识考查。(9分)

近日,张纪中版《西游记》震撼上演,“西游风”再一次席卷中国大地。潮的背后,是我国古典名著的精髓沉淀,是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熠熠闪光。请你列举《西游记》中四个精彩的故事,并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述。(不超过60字)

1.列举故事                                                      (4分)

2.概述故事(不超过60字)                                 (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2011年184天各具创意的展览展示、精采纷呈的文化活动、智慧透出的论坛研讨,①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无时无刻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凝聚了人类文明创新的成果,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②搭建了各国科技、文化多元交流合作。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发表的《上海宣言》汇集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了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隧思考和广泛共识,为世界人民留下了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了的精神遗产。

1.更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应为                         应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10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4.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5.“酒”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唐代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关心。请你写出两句关于“酒”的诗句。(课内外均可)A:                                B: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12分)

有梦就有远方,有梦就能飞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中国人的小小梦想就能汇聚成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为此,学校组织了以“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识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2分)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                    。

活动二:圆梦

“振兴中华”一直是国人追寻的梦想,2012年中国人圆了许多梦,如“神九”飞天、航母“辽宁号”入列、诺贝尔文学奖折桂……下面是围绕“圆梦2012”发表的一段博文,请你仿照划线的句子,将博文续写完整。(可用以上提供的事件,2分)

2.博文:圆梦2012,让梦想开花。罗阳用生命托起了中国舰载机的腾飞;蛟龙号研制团队用中国深度刷新了载人潜水的世界纪录;                   。让梦想开花,生命才有了化茧成蝶的美丽。

活动三:寻梦

活动小组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年龄段1500人的梦想,下面是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的统计表,请认真分析并写出两点探索结论。(4分)

最美梦想统计表

梦想人数(人)年龄(岁)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职业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20-30

300

80

80

40

31-49

50

150

200

100

50-65

15

40

45

400

3.结论一                                                              

4.结论二                                                                 

活动四:追梦

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才有未来。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的梦想,做个追梦少年。(50字左右,4分)

5.我的梦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