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8分)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

综合性学习(8分)

6ec8aac122bd4f6e

一天见不到妈妈会想她

愿意陪妈妈一起逛街

妈妈累的时候会为她揉揉肩捏捏腿

妈妈批评你时会顶嘴

当妈妈没按时准备午饭时会发脾气

小 学

24

28

25

3

5

初中

10

12

8

20

21

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美好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丽的呼唤就是妈妈。”是呀,母亲如花,装点着我们的生命;母爱如阳光,让我们世界倍增温暖。“母亲节”快到了,你的班级为此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在这次活动中,班级做了一次调查,见下表:

 

 

 

 

 

 

1.从变化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4分)

2.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把它作为一曲“献给母亲的歌”。(4分)

例句:母爱如泉,含蓄静默而不张扬,点点滴滴流淌的都是对儿女的细心呵护。

 

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妈妈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融洽。 2.母爱如海,深厚博大而不喧嚣,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的深情厚爱! 【解析】 试题分析: 第一步很明显,表格将“小学”“初中”两个阶段加以比较,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依赖母亲,和母亲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而且矛盾越来越大。这一点,从调查问题显示的数据上一眼就可以看出。     第二步,是仿写题,只是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即可。注意语句要通顺,比喻要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知识考查。(9分)

近日,张纪中版《西游记》震撼上演,“西游风”再一次席卷中国大地。潮的背后,是我国古典名著的精髓沉淀,是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熠熠闪光。请你列举《西游记》中四个精彩的故事,并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述。(不超过60字)

1.列举故事                                                      (4分)

2.概述故事(不超过60字)                                 (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2011年184天各具创意的展览展示、精采纷呈的文化活动、智慧透出的论坛研讨,①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无时无刻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它凝聚了人类文明创新的成果,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②搭建了各国科技、文化多元交流合作。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发表的《上海宣言》汇集了各国人民在世博会上的真知灼见,承载了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隧思考和广泛共识,为世界人民留下了有关城市主题的一份丰厚了的精神遗产。

1.更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4分)

             应为                         应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4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默写:(10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武陵春》中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李清照《武陵春》)

3.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4.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5.“酒”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唐代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与关心。请你写出两句关于“酒”的诗句。(课内外均可)A:                                B: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12分)

有梦就有远方,有梦就能飞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中国人的小小梦想就能汇聚成国家和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为此,学校组织了以“同筑中国梦”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活动一:识梦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2分)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                    。

活动二:圆梦

“振兴中华”一直是国人追寻的梦想,2012年中国人圆了许多梦,如“神九”飞天、航母“辽宁号”入列、诺贝尔文学奖折桂……下面是围绕“圆梦2012”发表的一段博文,请你仿照划线的句子,将博文续写完整。(可用以上提供的事件,2分)

2.博文:圆梦2012,让梦想开花。罗阳用生命托起了中国舰载机的腾飞;蛟龙号研制团队用中国深度刷新了载人潜水的世界纪录;                   。让梦想开花,生命才有了化茧成蝶的美丽。

活动三:寻梦

活动小组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不同年龄段1500人的梦想,下面是问卷内容及调查结果的统计表,请认真分析并写出两点探索结论。(4分)

最美梦想统计表

梦想人数(人)年龄(岁)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职业

更满意的收入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20-30

300

80

80

40

31-49

50

150

200

100

50-65

15

40

45

400

3.结论一                                                              

4.结论二                                                                 

活动四:追梦

梦想是成功的翅膀,有梦才有未来。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你的梦想,做个追梦少年。(50字左右,4分)

5.我的梦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5题。(18分)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3分)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3.第③段中,画曲线句子“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

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4.根据文意,补写出第④段中父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3分)

5.本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