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静寂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楚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半明半(   )   (   )时    (   )糊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首句“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表露了作者对大自然的________,也为第二句引出“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做了________。

4.第二段回忆“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繁星的________和________。

5.第三段文字按照“________”思路渐次展开的。

6.课文第三段末尾说:“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你认为“沉睡着”与“觉得”是否矛盾?

7.课文末句说“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句中的“那个巨人”指什么?“还在跑”是什么意思?

 

1.mèi  shà  mó  2.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和幻觉的角度写海上之夜令“我”产生的种种美感。它们由表及里,由浅及深,一气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3.热爱之情 铺垫  4.情景 感受  5.仰望——欲睡——沉睡 6.并不矛盾。“沉睡着”,说的是“我”睡的神态;“觉得”,交代了“我”“沉睡”的原因。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既富有情趣,又启人遐思。 7.“那个巨人”指星座。“还在跑”一是说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前文提到“船在动,星也在动”,所以使人感觉到“那个巨人”在跑。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认读汉字时,除了根据平时的积累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多音字的读法。比如“模糊”就应该读为“mú”,“模型”就应该读为“ mó”。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妙处的能力。这句里用到的修辞手法有两种:排比,通感. 排比突出气势,琅琅上口,层次分明,让人感觉生动. 通感则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夜,本身是无形的,柔和是转化以触觉,寂静是转化以听觉,而梦幻是升华了两者后的融合感. 通感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爱”这个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是热爱的;“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为下文描写“我最爱天上的繁星”做铺垫。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2段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以及“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概括出第2段讲的是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5.本题考查学生梳理写作思路的能力。根据“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沉睡着”这些内容分析出第3段的写作思路为“仰望----欲睡----沉睡”。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沉睡着”的原因为“在星星的怀抱中面带微笑地熟睡着”,“觉得”的原因为““我”把自己当做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感到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这样写,由果到因,因果相映,所以不矛盾。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那个巨人”的形状分析出“那个巨人”指的是“星座”。从星座的形象以及乘船时的感受来分析“那个巨人”跑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溪流、湖泊、山泉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因为有了水而有了灵性,有了生机。水是有灵魂的。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段分析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⑤“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选出反义词搭配不当的一项

A.美丽——丑陋

B.愚蠢——聪明

C.骄傲——自谦

D.称赞——斥责

2.“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 (结合语境准确把握词义)

A.形容声音甜美

B.形容单纯幼稚

C.形容心地纯洁

D.形容无所顾忌

3.文段属于全文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着意突出的中心人物是

A.皇帝

B.老百姓

C.小孩

D.内臣们

4.第④段的话和第⑤段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5.文段中画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6.童话的结局让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语段分析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①[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②[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③[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这段文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

的经过,

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个

2.这段文字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别表现出他不同的内心活动,请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

3.老大臣看布料过程心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感慨害怕怀疑坚定

B.悲叹害怕坚定犹豫

C.悲叹害怕犹豫坚定

D.高兴怀疑否定坚定

4.“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5.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

A.骗子的骗术天衣无缝。

B.老大臣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和愚蠢。

C.老大臣既虚伪又愚蠢。

D.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

6.文段详写老大臣看新装而略写其呈报皇上,原因是

A.为了突出表现老大臣的虚伪。

B.为了讽刺老大臣的“称职”。

C.看新装能推动情节发展。

D.呈报皇上不能推动情节发展。

 

查看答案

文段阅读

  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1.给这一段分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2.本段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的什么性格特点?

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面几句话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1.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_________的布。 (要根据语

境选择恰当的词)

2.“这布是_________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_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美丽 富丽 华丽

B.美丽 华丽 富丽

C.华丽 美丽 富丽

D.华丽 富丽 美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