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 1.理清课文思路,概括每部分的意思。(5分) 。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5分)

1.理清课文思路,概括每部分的意思。(5分)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5分)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5分)

                                                                        

 

1.可分五部分:(分三部分也可以)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无穷无尽的宇宙。 第二部分(第2—11段):说明宇宙里有发光的恒星,有亮星云、暗星云。第三部分(第12—17段):说明宇宙里有数以亿计的恒星系。 第四部分(第18—20段):说明宇宙是无穷无尽的,都在运动。 第五部分(第21段):说明人类将会揭示更多的宇宙奥秘。 2.是按由近到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用这种顺序便于人们从熟悉的事物了解不熟悉的事物,达到清楚地了解宇宙空间的目的。 3.通过对宇宙里的恒星、星云和恒星系的科学说明,向人们揭示了宇宙的奥秘,使读者获得了关于宇宙的科学知识,同时说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必将揭示更多的宇宙奥秘。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的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了解每一小节写作的内容,然后再进行分段概括大意。本文由近及远介绍了宇宙里有些什么,按照说明的对象不同划分段落层次。 2.本题是一道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说明顺序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由文章内容可知说明顺序:由近到远,由已知到未知。太阳作为一颗恒星离我们较近,我们对它的了解也较多,所以先介绍,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便于人们从熟悉的事物了解不熟悉的事物,达到清楚地了解宇宙空间的目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能力。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每一小节,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然后再归纳,学生的答案只要能概括文章的主要意思就行。概括思路:本文通过对……的说明,揭示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郭沫若的《炉中煤》,回答下列问题。

炉 中 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年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燃到了这般模样!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我自从重见天光,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燃到了这般模样!

1.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8分)

勤(   )____________________  

莽(   )____________________

梁(   )____________________  

负(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节诗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说其写法和表达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内蕴的情感?(3分)

4.“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一句中的“黑奴”指_____________,诗人借助这个形象想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一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了_________,该句中划线的词语,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3分)

6.“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一句中,诗人显然是借助“故乡”想要表达对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说说“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一句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和表达

了“我”究竟“燃到了怎样的模样”?(3分)

8.关于《炉中煤》的主题思想,下列说法合适的是(     )(4分)

A.诗人借助“炉中煤”的形象向他心爱的恋人表达了真诚的爱慕之情。

B.诗人借助“黑奴”身份向故乡表达了深挚的思念之情。

C.诗人借助“炉中煤”的形象向祖国表达了思念和报效的强烈愿望。

D.诗人借助“黑奴”身份向祖国亲人表达了对“年青的女郎”的思慕之情。

 

查看答案

语段阅读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凸者为邱,凹者为,神游其中,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给语段中划线字注音。

砾(   )  壑(   )  怡(   )  庞(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使与台齐:         观之正浓:        盖一癞蛤蟆:         鞭数十:

3.将语段中出自想象的语句用横线划出。

4.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____________ 。

5.第2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多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填空: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代作家。

2.本文围读“________”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查看答案

翻译句子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词语:

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常蹲其身      凹者为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