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郭沫若的《炉中煤》,回答下列问题。
炉 中 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年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因我这黑奴的胸中,
燃到了这般模样!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我自从重见天光,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燃到了这般模样!
1.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8分)
①殷勤(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卤莽(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栋梁(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辜负(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节诗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说其写法和表达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内蕴的情感?(3分)
4.“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一句中的“黑奴”指_____________,诗人借助这个形象想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一句中,诗人将自己比作了_________,该句中划线的词语,流露出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3分)
6.“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一句中,诗人显然是借助“故乡”想要表达对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7.说说“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一句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和表达
了“我”究竟“燃到了怎样的模样”?(3分)
8.关于《炉中煤》的主题思想,下列说法合适的是( )(4分)
|
A.诗人借助“炉中煤”的形象向他心爱的恋人表达了真诚的爱慕之情。 |
|
B.诗人借助“黑奴”身份向故乡表达了深挚的思念之情。 |
|
C.诗人借助“炉中煤”的形象向祖国表达了思念和报效的强烈愿望。 |
|
D.诗人借助“黑奴”身份向祖国亲人表达了对“年青的女郎”的思慕之情。 |
语段阅读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给语段中划线字注音。
砾( ) 壑( ) 怡( ) 庞(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使与台齐: 观之正浓: 盖一癞蛤蟆: 鞭数十:
3.将语段中出自想象的语句用横线划出。
4.作者用“定”、“细”二字分别修饰“目”、“视”,强调了____________ 。
5.第2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现多用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1.《幼时记趣》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代作家。
2.本文围读“________”这一中心生动地描述了儿童时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趣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翻译句子
1.神游其中,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下列词语:
明察秋毫 项为之强 常蹲其身 凹者为壑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似有物制之”一句中的“物”就是__________,“之”指代_________。
2.找出文中有“看”这一意思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用横线划出直接描写螳螂的句子。
4.概括故事内容,把它作为本文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