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遍地黄金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遍地黄金

①人蜷缩在湿漉漉的雨季,整个儿像一颗受潮的糖,沮丧而又无奈。

②前日忽然放晴,心,也就跟着晴了。从南窗望去,那边楼缝的坡地上一如往年,绽出一抹黄色。还刚刚惊蛰呢,油菜花这么快就开了?中午儿子放学回家,进门就说,路边的菜花约好了似的,一夜工夫全黄了!下午乘车去市郊,果见满畈满坡一片片明艳的黄,一种生命的喜悦油然灌注全身。

③几乎已成条件反射,人一见到油菜花,忧郁的心境就豁亮了。油菜花,我从小年年见,但着意关注它,是在病重以后。四年前腿骨发生病变,每周需去武汉两次,接受希望渺茫的康复治疗。也是雨季,天色像心境一样阴晦,人默坐车上,打不起丁点精神,对人生已失去信心,甚至对生命也没有更多的留恋。就是这个时候,对车窗外成片成片的油菜花,我有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候的感觉,那种蓬蓬勃勃的美,使我的心情变得轻松许多。它那浓郁的生气无形中感染了我,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留恋的呀!从此,每年油菜花开时节,虽是行走艰难,也要拄着拐杖到郊外看看,我才不怕得什么花粉症呢。

④要论好看,任何一种单朵的花都会比单朵的油菜花好看得多,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它之所以让我有了生命的感动,是因为这些花是以集团军的面貌出现的,显现出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油菜花才真正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

⑤多少个响晴天,我恋恋地望着窗外,对妻子说,陪我去看看那些油菜花吧。去了,在地头一站就是好半天。所有的油菜花,不论高的矮的,壮的瘦的,一律顽强地展示着自己那一份生命的本色。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我偷偷给它取了个名字:女儿黄!灿烂的黄花下面,是绿得发暗的秆和叶,青葱的生命高擎着纯情的黄,托展着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的美丽扉页。黄花满眼,清芳扑鼻,看花人沉醉了,恍觉自己也变成了一株充满青春活力的植物。

⑥油菜花似乎不怕雨打风吹,它前谢后继地开着,整体花期比一般的花都长些。油菜花开了,再阴晦的日子也不难耐了,那爽心的亮色风雨收不去,望一眼,心田就会洒满阳光,它们其实就是活的香的阳光!更多的时候,我于户内凝望油菜花,在病榻上斜靠着,看书倦了,总喜欢透过窗子看对面楼缝里的那片油菜花,那差不多成了一种生命的需要。油菜花谢了,没有画家会为我在窗外画一片女儿黄,但我不会再阴郁,花事一过,就是青阳朗朗的夏季了,阳光里流淌着无尽的菜花黄。我本质上仍是个农夫,春天于我,是希望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遍地黄金,那是一年乃至一生受用不尽的黄金!               

1.油菜花“生命的本色”是什么?

2.第④⑤段中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油菜花?请概括回答。

3.第⑤段写油菜花的黄,为什么还要写柳芽的黄、菊花的黄、葵花的黄?

4.概括说明油菜花对“我”生命态度产生的重要影响。

5.文章主要内容是写油菜花,却以“遍地黄金”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1.生机;气势;活力 2.形状;态势;花色(文字不求一致。) 3.为了衬托油菜花的黄。或:为了更加突出油菜花的黄。(意思对即可) 4.油菜花唤醒了“我”生命中沉睡的信念,使“我”认识到生活是美的,生命是可恋的。(意思对即可) 5.油菜花遍地都是,呈现一片黄色,犹如遍地铺满黄金;油菜花在“我”生命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像黄金一样宝贵,值得珍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4段“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这部分的内容分析出油菜花“生命的本色”是指“生机、气势、活力”。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单朵的油菜花细小单调而不起眼”是从“形状”来写油菜花的;“一种浩浩荡荡的生机,一种攻城略地的气势,一种汪洋恣肆的活力”是从“态势”来写油菜花的;“它们的黄,既不是初春的柳芽那种嫩黄,也不是菊花、葵花的那种老黄,那是一种青春的黄,黄得明净,黄得酣畅,黄得秀朴,黄得平净如水,黄得恬柔如笑”是从“花色”来写油菜花的。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本段主要是赞美油菜花的黄,可此处却写“柳芽的黄、菊花的黄、葵花的黄”,应该是用“这些植物的黄”来凸显“油菜花的黄”。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油菜花的生机、活力、气势”以及“我的人生态度”来分析油菜花对“我”生命态度产生的重要影响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表层含义:油菜花遍地都是,呈现一片黄色,犹如遍地铺满黄金;深层含义:油菜花在“我”生命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像黄金一样宝贵,值得珍视。所以,理解文章的标题,可以从表层、深层两个角度来理解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给划线字注音。

(    ) 自其足(    )  吾忘持(    )  江(    )

契其舟(    )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我曾在一个年迈的富人家做过钟点,恭恭敬敬地,每天除了搞卫生还有半个钟头的“陪读”任务。一天,我把花瓶与笔筒的位置弄反了,他大发雷霆,骂我是笨蛋……

②,等到他要我读一段故事给他听时,我想起了一个台湾朋友讲过的来自南太平洋的见闻——所罗门岛上的一些土著,如果树木长得过大,连斧头都砍不了时,他们会对着树木集体叫喊,直到树木倒下为止……喊叫扼杀了树的精灵。  

③刀棍、石头会打断我们的骨头;尖酸、粗鲁的言语,会刺伤我们的心。   ④年迈富有但性格怪僻的老人听完我的故事,不说话了。当我把咖啡送了面前,准备为他加块糖时,他第一次慈祥地抬起头,说:“不,你已为我加了糖!”

⑤由此,我想起另外一幕:一个幼儿园的老师恨透了一个顽皮捣蛋的男孩,她问全班小朋友:“他像不像一头笨猪?”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稚声稚气地齐声回答说:“像!”

⑥我想,那个顽皮的小朋友,肯定会一辈子记住这一句恶毒的话,而这也意味着,他心灵所受的伤害,可能伴他一生。

⑦舌头是柔软的,但也是刃血的刀,稍有不慎,就会伤人。

1.解释文中的词语。(8分)

土著(                )          扼杀   (               )

怪僻(                )          天真无邪(                )

2.第①段中“我”挨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原因暗示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刻画出“年迈的富人”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6分)

3.第③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重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之意。(4分)

4.第④段写老人的性格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之所以产生这一变化,是因为_____                      (4分) 

5.第④段中老人说:“不,你已为我加了糖!”“糖”到底指什么?(2分)

6.第⑦段“舌头是柔软的,但也是刃血的刀;稍有不慎,就会伤人”,其中“舌

头”一词的含义是:___________;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形象地告

诉我们说话交流时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7.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是一种修养,请写出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来。

(2分)

8.请你从知识的积累中找出一句有关“说话”话题的名言来:(3分)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段话,句序最恰当的是(     )(4分)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面。          ,         ,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①现出一片片火焰   ②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   ③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 

④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查看答案

选出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分析不正确的是(     )(4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A.首句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

B.第二句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之绵绵深重。

C.最后两句写出了与友人的重逢,由以前的“未有期”到现在的“共剪西窗烛”,在相聚的欢乐里夹杂着回忆的愁苦,使这愁苦成了重聚的话题。

D.这首诗通过归期的询问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何不/试之/以足

B.故/时有物外/之趣

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