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根据提示完成关于四大古典名著的填空。(8分)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

请根据提示完成关于四大古典名著的填空。(8分)

1.“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诗句出自名著《_________》中人物_________之手。

2.“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________》的一回,其中“豹子头”指的是_________。

3.“大闹五庄观、推道人参果树”是名著《_________》中的_________。

4.“三顾茅庐”的故事出自《_________》,请再写出源于该名著的一个成语_________。

 

1.《红楼梦》林黛玉 2.《水浒》林冲 3.《西游记》孙悟空 4.《三国演义》空城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在阅读文学名著时,除了要对名著的一些基础知识加以识记之外,还要对名著中的一些精彩情节加以细读。比如:《水浒传》中有关“108将中的重点人物林冲、宋江、鲁智深”等人的精彩情节,《西游记》中有关“唐僧师徒四人的精彩情节”要细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①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一套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书是破损的,他不知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失的人;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③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擦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④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给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贾里对爸爸说。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⑦不过,父亲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是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甜酸苦辣全有。

1.解释文中词语:

沸沸扬扬(                                )    

出谋划策(                                )

可歌可泣(                                 )    

鸡毛蒜皮(                                 )

2.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反映出这些同学_____________的心理,而与“贾里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_________,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出贾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与选文第③段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我对着大山喊:“你好——,我来看你来了——”

B.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不说这倒罢,不然贾里不会气得那么凶——如果说需要设计师他心服口服,连个剪线头都不信堂堂的贾里?

D.经理没复信,但那家服装厂的劳动工资科来了封信,约他去面试——那经理还是识人的,因为信中的贾里吃苦耐劳、不计报酬,只为了培养坚毅的头脑……

4.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话的意思可以对应语段中的哪句话?

5.“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给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了不起的大事”一句中“贾里弄不懂”,你能替他解释吗?

6.联系生活实际,请说说第⑦段写贾里“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究竟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只有一组反义词的是(   )(4分)

A.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B.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

C.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

D.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查看答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2.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3.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4.《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查看答案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解释词语含义。

①略无       ②嶂       ③蔽       ④曦       

2.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3.“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

4.“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