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简要回答: 1.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写...

阅读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一诗,简要回答:

1.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讲究炼字。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不同凡响改为“在”字,你看如何?请说说你的理由?

 

1.描写了一个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下的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美的意境。 2.不好。“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引起人们联想,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使秋思更具体化、形象化。如果换成“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紧扣诗歌中的一些重点字词进行品析,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诗人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诗歌语言的能力。做本题时,首先要表态能否将“落”字替换成“在”字,然后再分析:“落”字在诗歌中的妙用,若被替换成“在”字对诗句的表情达意有何影响。这首诗的语言朴实、简洁、凝炼。“落”字,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换成“在”字就显得平淡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查看答案

理解划线词语。

1.中庭_______ 

2.欢饮旦 _______

3.酒问青天_______ 

4.清影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鸦     宫________     低________户 

不shèng________寒     qióng________楼    chán________娟

 

查看答案

用正楷抄写下面一段话:(2分)

文学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一定不会空手而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