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文后题目。(40分)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

记叙文阅读: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文后题目。(40分)

抬起头来做人 梁文福 (20分)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答:                                                                

                                                                    

3.阅读第⑧段回答。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

答:                                                                

                                                                    

4.简要说说划线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不同?(2分)

答:                                                                

                                                                    

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答:                                                                

                                                                    

6.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本文所蕴含的哲理。(4分)

答:                                                                 

                                                                     

 

1.成绩较好(2分) 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4分) 3.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4分) 4.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5.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4分) 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4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5段“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概括出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成绩较好类型的学生。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7段妈妈说的话“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来分析妈妈这么说的原因。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根据第7段妈妈对小男孩说的那一番话以及第8段“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这一部分的描写来理解划线句的含义。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前一个“抬起头来”是“别人捐500,男孩捐5块,但是男孩在妈妈的教育之下”,男孩子在同学们的议论中坚守自信,勇敢的抬起头来;后一个“抬起头来”是指“男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以及捐钱这次经历之后”自信的为人处世以及努力奋斗。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第7段妈妈的教导,男孩子认识到了捐的意思为“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真心即可”以及“人品好、成绩好,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蕴含哲理的能力。根据“男孩子虽然捐的是5元钱,但依然自信的抬起头来”以及“妈妈的教育对男孩子的影响(第8段的划线部分)”分析出本文蕴含的哲理为“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2分)

2.请你说说下面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项为之                (2)鹤云端                

(3)数十                  (4)喷以烟                

3.请你翻译下面语句。(4分)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译文: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文:                                                          

                                                                    

4.本文记叙了几件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5.作者是如何使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2分)

答: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12分

童 趣

沈复(清)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将答案填在括号内。

(1)徐喷以烟。 徐(   )(2) 项为之强。强(   )

2.翻译下列句子。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拔山倒树”中的“山”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树”是指___________。

(2)“见二虫斗草间”,这“虫”在作者眼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庞然大物”实为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平常之事,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9分

寒暑易节,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同学们,让我们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进四季。

1.【活动一:话说自然】季节的体会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挥之不去的记忆。;由于性格和经历的不同,人们对四季的感觉也千差万别。请你给四季分别确立一个优美的主题。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1)我确立的主题分别是:触摸春天的心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享受冬天的蕴藏。

(2)最喜欢________季,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动二;亲近自然】在钢筋水泥房里感受大自然,不免有些遗憾。只有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亲近自然,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情,更可以净化灵魂。

请你从四季景色(如;春花、夏荷,秋水、冬雪等)中任选一种,并为它写出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写性的话(50字左右),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我选的景色是____________

我的描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白了青年人的心。”你读过这样篇幅短小却蕴含丰富的短诗吗?这种诗被称为“小诗”。五四运动后,它曾盛行一时。在数量众多的“小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      》。它们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母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每条横线上填写一句 ,每空1分)(6分)

1.            _____ 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我家襄水曲,                ____________。(《早寒江上有怀》)

3.《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视一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

4.《春望》中描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

____________                   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