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20分)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___ ②挟天子而令诸侯___________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_________ ④将军既帝室之胄___________
2.句子翻译。(6分)
①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最终战略目标是什么?(3分)
4.为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4分)
5.学了《隆中对》,你知道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至少3个。(3分)
名句默写。(选填10处即可)(10分)
1.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3.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5.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6.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7.陆游《卜算子。咏梅》写出“梅”高洁坚贞品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陈涉世家》中,表现了陈胜表现陈胜远大志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陈胜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沁园春·雪》中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60分)
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 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默写10分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合适的词语。3分
(1)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
(2)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不住笑)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
(3)春天像小姑娘,(姿态优美的样子)的,笑着,走着。( )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liáo kuò)________了,溪水应枯涸( )见石更清洌(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