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日全食(11分) 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

日全食(11分)

2009年7月22日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在乐山城区发生的时间是上午9时06分,此时天空会突然黑下来,太阳会被月亮完全“吃掉”,看上去犹如一个挂在天上的“黑饼”,周围一圈耀眼的光芒,随后逐渐东移。

所谓“食”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黑影全部或部分掩遮的天文景象。日食发生的原理是地球上局部地区被月影所遮盖而造成的。日食必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日食共有三种,即日偏食、日环食和日全食。太阳被完全遮住就是日全食。一次日全食发生的过程分为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5个过程。此次日全食的初亏时间在乐山是7点57分57秒,食既到生光从9点03分12秒到9点07分15秒结束。重庆市发生的时间比乐山晚10分钟。

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将几乎覆盖整个长江流域,有些城市可以观看到日全食的时间将持续6分钟,预计我国将有3亿人可以看到。只要视野开阔,没有障碍物遮挡,办公室或自家阳台都是很好的观察点。

日全食发生时整个天空会漆黑一片,如运输、建筑等行业都需提前做好安全应对措施,防止4-5分钟的“黑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正在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司机在日全食发生后,不要惊慌,应立即打开车灯减速小心驾驶。高空作业者也要避免突然伸手不见五指而发生事故。同时,在日全食发生时,切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早在19世纪早期,天文学家根据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就推算出今年7月会发生全球性日全食。两年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日食组发布确定性消息,今年7月22日,在中国境内可以观测到21世纪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日全食。根据推算,下次发生全球性日全食的时间是2241年,而上海地区可以观测到日全食的时间则是2309年。                                                                      

1.文中说“此次罕见的日全食天象堪称21世纪我国可以看到的最壮观的天象之一”,此次日全食为什么说是“最壮观的天象”?(4分)                                                                              

                                                                              

                                                                                 

2.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有什么作用?(3分)

在日全食发生时,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可使用优质的太阳镜或天文望远镜观察。                                                                            

                                                                                

                                                                                                                                                                            

3.对此次日全食移动方向的判断,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由东到西  B.由西到东   C.由北到南   D.由南到北   

E.由乐山往重庆移    F.由重庆往乐山移

 

1.因为此次日全食覆盖面大;持续时间最长;能够观看的人数多;观测点广。(4分) 2.不能(0.5分);“切”表强调作用,在句中强调千万当心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1分);如果去掉,就不能起强调作用,与原意不符(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0.5分)。 3.【  B  】【  E  】(4分) 【解析】 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的考查。说明文的阅读首先应抓住说明文的特征,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这里能说明此次日全食被说是“最壮观的天象”的天象原因即,覆盖面大;持续时间最长;能够观看的人数多;观测点广等特征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语言考点的考查。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准确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这样就表明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学生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如:“切”表强调作用,在句中强调千万当心不可用肉眼直接对太阳进行观看;如果去掉,就不能起强调作用,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这是对说明文筛选文中信息的考查。阅读科技说明文文本,因其文体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学生应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B 、E两项都能说明由西到东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沿溯阻   哀转久                B、于夏水襄陵    每晴初霜旦

C、则湍绿潭    留蚊于帐中         D、非亭午夜分    山峡七百里中

2.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查看答案

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4分)

 

6ec8aac122bd4f6e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30字以内)(2分)

 

 

 

 

 

 

 

 

 

 

 

 

 

 

 

 

 

 

 

 

 

 

 

 

 

 

 

 

 

 

2.假如让你劝说漫画中获得第二名的同学,你会怎么说?(20字以内)(2分)

 

 

 

 

 

 

 

 

 

 

 

 

 

 

 

 

 

 

 

 

 

查看答案

秋天到了,你是否留心观察大自然的景色,请按要求描写一段有关秋景的句子。要求:从下面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字。(4分)

硕果累累   秋风习习   五谷丰登   北雁南飞   秋色宜人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这条新闻对我们很感兴趣。

B、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C、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查看答案

请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在各句的括号里填写适合的词语。(4分)

1.(他们)企图zǔ è(        )人民解放军向南发展的道路。

2.便说他是私闯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假信来只是脱身jì liǎng(         )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 jì(             )

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