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B.王老师五十多岁了,可工作积极,精神振奋,真是枯木逢春啊。

C.今天的中国电影之所以乏善可陈,是因为这些影片既没有历史感,又缺乏思维乐趣。

D.困难随时会像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在我们毫无防备时和我们不期而遇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B、枯木逢春: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微博羸弱文绉绉寻人启事

B.蜗居家具拌脚石穿流不息

C.竣工凑和侯车室一鼓作气

D.端详九洲渡假村获益匪浅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园春qìn佝lóu哑 yīn如油膏rùn

B.田进bìng纳金zhì强不舍guō

C.旁固 jìn外fēn褓 qi?ng b?o

D.亵 dú妖 ráo社jì稍风骚sùn

 

查看答案

高强度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研制成功(7分)

①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教授阿兰?魏德尔与美国陆军士兵研究开发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研制出一种新型碳纳米管纤维。该碳纳米管纤维上最脆弱的地方也需要1吉帕斯卡的应力才能折断,强度足以与钢铁相媲美。

②碳纳米管是一种棉线状的碳分子,带有仅一个原子厚度的壁。虽然它们具有非常强的导电性能,但可靠性难以保证。为了制作这种超强纤维,魏德尔在热炉中将碳汽化,然后吹出一股碳纳米管流。当这些碳纳米管在空中被捕获并围绕一个轴旋转时,就会形成一根由数十亿个分子组成的纤维,而这些分子沿着碳纳米管紧密排列在一起。

③研究人员认为,强度的改善主要取决于缠绕速度,以便将碳纳米管更好地排列成线以及更紧密地包裹起来。研究人员通过调节炉温和调整缠绕速度优化制作工艺,制作出的纤维强度较其他小组制作的要高出0.3倍。为了使制作的纤维密度更大,他们还在制作工艺中增加了一个步骤,让纤维通过丙酮气体。丙酮气体可在纤维上凝结成一层液体,由于表面张力效应将纳米管拉在一起,从而增强纤维强度。

④新碳纳米纤维一般要在施以大约6吉帕斯卡的应力时才发生断裂,强度要高于制造防弹背心的常用材料芳纶,而且可与两种最高强度的商业材料——基纶和迪尼玛相抗衡。目前,研究人员已制作出一根单独的超强碳纳米管纤维,可承受9吉帕斯卡的应力,表现出具有无与伦比的超强性能,而用别的方法制作的碳纳米管纤维最多可承受3吉帕斯卡的应力。

⑤魏德尔目前能制作出的最好纤维长度仅为1毫米,这主要是因为纤维越长,包含的细微碳颗粒和其他缺陷就越有可能削弱它的强度。即便调节制作工艺,如调整缠绕速度和利用丙酮方法,都不能改变这些碳素颗粒,因此必须回到化学合成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研究人员称,这种纤维最具前景的应用也许是制作防弹衣和开采油气钻头。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新型碳纳米管纤维的制作工艺。(3分)

                                                                             

2.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3.第⑤段中划线的“目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3分)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1分)

答:                                                             

2.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                                                                           

                                                                               

 

查看答案

邵宝,字国贤,无锡人。年十九,学于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许州知州。月初,会诸生于学宫,讲明义利公私之辨。巫言龙骨出地中为祸福,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躬课农桑,仿朱子社仓,立积散法,行计口浇田法,以备凶荒。

宝三岁而孤,事母过氏至孝。甫十岁,母疾,为文告天,愿减己寿延母年。及终养归,得疾,左手不仁,犹朝夕侍亲侧不懈。受知于李东阳,为诗文,典重和雅,以东阳为宗。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义,名之曰“日格子”。

【注】①朱子,即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②程子,即程颐,北宋教育家。

1.下列句中的“而”与“宝三岁而孤”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委而去之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言和而色夷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邵宝重视教育,在许州知州任上,月初亲自到学校为众生员讲课。

B.邵宝关心民生,重视农事,采取“积散法”“计口浇田法”等一系列措施。

C.邵宝有孝心,自己有病,左手麻痹不仁,还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边。

D.邵宝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曾在江浦庄昶处学习,并受到李东阳的赏识。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诸生于学宫(      )    ②课农桑(       )

③以凶荒(    )          ④事母过氏孝(     )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宝取骨,毁于庭,杖巫而遣之。

译:                                            

②博综群籍,有得则书之简。

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