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

①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这座高塔是中空的。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一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②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③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④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⑤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⑥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1.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为什么?

2.文中“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的生命旅程的哪一阶段?这时候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是一些怎样的心理感受?

3.“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一句中“越往上走”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

4.第⑥段文字中,作者是抓住了人生哪两方面的特点来描述的?

5.文中末句“不要弄乱我的圆圈”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1.因为生命由岁月构成,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奋斗方向,有不同的人生感悟,这与攀登高塔时每个台阶都需要付出汗水,每个台阶又会有不同的体验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此比喻是恰当的。 2.“最初的攀登”指人年轻时候的人生历程。这些感受包括:对一切都觉得新鲜、好奇,对一切都怀着留恋,对未来都带着满心的希望。 3.“越往上走”暗示的是年龄的增长。因为年龄越大阅历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已经没有了新鲜感。 4.现实工作和精神世界 5.“圆圈”指的是劳动成果。这句话的意思是像阿基米德这样的科学家、大师,为了从事的研究工作,为了事业而忘却生命。 【解析】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提示:“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本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文学欣赏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生活的不同体验与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2.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来分析“最初的攀登”指的是人生历程中的哪一阶段;心理感受围绕“对过去怀念、对现在新鲜、对未来憧憬”来分析即可。 3.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年龄的增长”来分析“越往上走”的,然后根据“人生丰富的阅历”来分析“相同”的原因。 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以及“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来概括即可。 ”这两个方面来概括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围绕“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以及“对事业的执着、奉献、忘却生命”来理解“不要弄乱我的圆圈”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往今来,大师们都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诠释着不同的人生。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本文作者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开疆拓土征服人群、工场劳作等。仿照例句,发挥想象,请你在下列横线上也诠释一下对人生的理解。

例句:希望说:人生就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双桨。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人生》作者是   ,他是   (国家)的文学评论家。

 

查看答案

按拼音填汉字。

厌juàn(  )   yì测(  )  陷 jǐnɡ(  )   

领 yù(  )  充pèi(  )    忙lù(  )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要紧的是“中国人”三字

“今天给我的奖,说是第一名中国人得此奖。我说,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这个‘中国人’,应该包括中国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这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最近在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协祝贺他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的座谈会上讲的一段简单朴素而又十分精彩的话。

笔者常常咀嚼这句意味深长的话语,越嚼越觉得滋味无穷,越嚼越觉得有发感慨的必要。其实,钱老的这段话,最有嚼头的还是“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此话虽寥寥几字,其内涵极为丰富。我猜测,他在说这句话时,至少有这么两层意思。

其一是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人。这体现了他热爱中华,为“中国人”争光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早年去美国。1955年9月2日,他冲破种种阻力,偕妻子蒋英领着两个孩子,远涉重洋,回到祖国。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斩钉截铁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30多年来,他正是牢记自己是中国人,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我国火箭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他被授予“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在最高奖赏和荣誉面前,钱老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可见他的爱国之心多么赤诚。

其二,他说的这个“中国人”,指的是一个整体。即自己创造出的成绩,应归功“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奖赏和荣誉,应归于祖国和人民。

钱老的言行,自然是对那些自称“中国精英”而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出卖中国国籍,投靠外国,搞动乱和暴乱的那些人的有力一击,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深刻教育和启迪。现在,社会上不是常碰到这样的人吗?他们总觉得外国的月儿圆,提起自己是中国人就矮人三分,甚至于嫌弃自己的祖国。我们应当学习钱老的爱国赤心,为中国的前进而奋斗,为中国的成绩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作为世界名人的钱学森,对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贡献如此之大,却把成绩和功劳记在“成千上万为此作出贡献的人”身上。然而,看看我们周围,却有一些现象同钱老的风格有天壤之别:有了成绩归于自己,出了问题责难于群众;荣誉和奖赏争着抢,吃苦和奉献很少讲;也有个别领导口口声声把自己经营的单位或企业说成是“我的”,而极少说“我们的”。这些,都是缺乏群众观点的表现。我们的事业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系统工程。个人的才能固然不能否认,但广大群众的奋斗却绝不可低估。英雄来自于群众之中。因此,不仅在困难时需要团结群众一道努力,在取得成绩时,更不可忘记群众。奖赏和荣誉属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有了这些观点和认识,我想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

1.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要紧的是‘中国人’三个字”中的“中国人”,作者认为至少有两层意思,请问:有哪两层意思?

3.请你找一处运用对比论证的语段,并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4.文中说:“我们应当学习钱老的爱国赤心,为中国的前进而奋斗,为中国的成绩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你还能举出一个像钱老一样有爱国赤心的人的事例吗?

5.请你仿照例句:“个人的才能固然不能否认,但广大群众的奋斗却绝不可低估。”再造一个句子。

6.你怎样理解“也有个别领导口口声声把自己经营的单位或企业说成是‘我的’,而极少说‘我们的’”一句中的“我的”和“我们的”含义?请联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超过1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各位先生,只有希腊、意大利和法兰西享有以人物来命名时代的特权,这是文明最高的标志。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权杖和刀剑已告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这就是: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这个生命,这个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这些光荣的伏尔泰的助手们讨教,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德斯鸠讨教。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要制止人类再流血。够了!够了!暴君们。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乞求这些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全体一致的经久不息的欢呼。从四面八方高呼:“维克多·雨果万岁!”)

1.选文可分为两部分。请你分别拟一个小标题。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体会“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一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4.选文的语言富有激情,请你选择一处加以分析。

5.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6.请你再查找伏尔泰、雨果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出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