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1.解释句中划线词语。(2分)

(1)                                 (2)知类                       

(3)                                 (4)虽然                       

2.翻译。(2分)

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3.墨子在劝服楚王时先以“邻人”为例,这是运用了       方法,再用“荆、宋”与“邻人”作      ,从而推理出了“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这样的劝说方法       也使用过(请用课文内的人物填写。)。(3分)

4.墨子劝服公输盘时指明其助楚攻宋的行为是“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而劝服楚王时是“为与此同类”,表明墨子对公输用了       方式、对楚王用了         方式进行劝服。(2分)

5.墨子劝服楚王的方式方法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何启示?(2分)

 

1.  (1)两次     (2)明白事理    (3)多余的    (4)虽然如此 2.2分 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同破车相比。 3.打比方(比喻)  类比    邹忌 4.2分   依次是:直接(直白)    委婉(间接、含蓄、讽谏) 5.2分   要点是说话要有分寸要得体。 【解析】 1.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这里应注意“地方、文轩、敝舆“等词语的理解。 3.学生能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理解说话的技巧,理解正确即可。 4.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5.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有一定的道理,有理有据,文通句顺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横线上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改正别字。(4分)

                     怒不可扼         脑羞成怒          

 

查看答案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持 之 以 恒                

 

 

 

 

 

 

 

 

 

 

 

 

 

 

 

 

 

格  物   致   知

 

 

 

 

 

 

 

 

 

 

 

 

 

 

 

 

 

 

查看答案

茫茫人海中,我与你相逢了,这是缘;心与心相逢了,这是爱;春风与草树相逢了,这是美;智慧与追求相逢了,这是创造;人道与世界相逢了,这是和平……人生处处都会有相逢,都会有碰撞,孤立静止就没有生活。生活的每一天都发生着相逢的故事,相逢的表象下面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请以“相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与“相逢”有关。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字数:600—650。

 

查看答案

请写出两句描写战争的诗词(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1.说说你对中秋节的看法及你的家乡都有些什么中秋节习俗。(4分)

2.列举两个你所知道的中国的传统佳节(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