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士争凑燕。    (节选自《燕昭王求贤》,有删改)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1.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受任于败军际 / 臣闻古君  

B. 人苟全性命乱世 / 况贤隗者乎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师之 /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驱驰 / 天下必王为能市马

2.下列句子划线字的用法与“深入不毛”中“毛”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置人所鱼腹中             B.夜篝火,鸣呼曰

C.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D.一狼其中

3.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5.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                             (2分)

 

1.A 2.B 3.于是/昭王为隗筑官/  而师之 4.(1)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  (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 5.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最少要写出两点,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1.A中二者都是“结构助词,的”。 2.B中是“名词用作状语”。而例句是名词用作动词。 3.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 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咨、期”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于草庐之中”“以当世之事”调语序。 5.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谈尊严

①“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是著名画家徐悲海的座右铭。是的,人活着就要有傲骨,就应该有尊严。

    ②自古以来,就有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帆责,使我不得开心颜”;有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有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们都是活得有尊严的人。

    ③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是自我激励的精神武器,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前提。当一个活得没有尊严的时候,人生对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他的行为不被人们肯定,他的生活失去价值,于是他只能苟且地活着。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活得有尊严的时侯,他在这个世界上才有立足之地,他才会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④古希腊有一句谚语:“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也许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但我却明白其问的深意。因为做人没有尊严,没有了能人的骨气,再有才华的人也会堕落,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会遗臭万年。像中国历史上的大汉奸汪精卫,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投靠日本人,甘当卖国贼,结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究其原因就是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⑤人活着要有尊严,因为尊严使人能够忍受磨难,乐观向上。面对敌人的诱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渝,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尊严,忍受着各种磨难,用尊严捍卫了党旗的鲜红,用尊严书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⑥正直的中国人不但重视维护个人尊严,更是毫不犹掉地去维护国家酌尊严。史书上有这样一个记叔:晏子使楚,楚王让他从狗门入,意欲羞辱他。不料晏子以一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使楚王反而受辱。晏子既维护了个人尊严,也保全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⑦所以,人活着要有尊严。一个人没有尊严不能成事,一个民族没有尊严不能兴盛,一个国家没有尊严不能强大。 

   ⑧让我们直立双腿,高高站立着,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仿照第二段划线句子补充一个论据                                             (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4分,每题2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本段说明的对象是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艺术。

B.“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是因为“技术”强调个人独创性,能给人以审美愉悦,无法被复制;而“艺术”则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一般可大量复制。

C.因为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达到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所以也符合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D.选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引资料、作诠释等几种说明方法。

2.说明文的语言一般科学准确,分寸感极强。请品析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之”字作动词用的一项是( )。(2分)

A.天子之怒

B.辍耕之垄上

C.公将鼓之

D.肉食者谋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固以怪之矣

B.仓鹰击于殿上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句中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B.义/不杀少而/杀众

C.欲语泪∕先流

D.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