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8分) 【甲】保尔在背上挨了最后一拳后,撞在那黑暗的牢房墙上。他伸着两...

名著阅读(8分)

【甲】保尔在背上挨了最后一拳后,撞在那黑暗的牢房墙上。他伸着两只胳膊摸到一张木板床一样的东西就坐下去。他受尽了折磨,被打的遍体鳞伤,心情十分忧郁。

他根本没想到会被捕。“他们如何会知道是我呢?这是什么原因,压根儿就没有人看到我呀!我现在该怎么办呢?(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乙】祥子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的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选自《骆驼祥子》)

1.保尔入狱的原因是:          ,祥子悲伤的原因是:             。(4分)

2.同是出身社会底层,保尔和祥子的结局有何不同?请简述。(4分)

保尔的结局:                                                          

祥子的结局:                                                          

 

1.4分)解救朱赫来(1分),被维克多告密(1分);遭孙侦探敲诈(1分),买车的希望又一次落空(1分)。 2.示例:祥子的结局:在所有希望破灭之后,祥子堕落成行尸走肉,成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保尔的结局: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保尔凭借个人顽强的毅力,开始了文学创作。 【解析】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学生要学会根据命题要求推荐文学名著。此处要求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做重点积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一文,完成文后题目。(22分)

我读小学低年级时,大家都穷,很多孩子都吃不饱饭。

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

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到了。”“啊,那个啊……”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作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作了鸡饲料。

外婆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

瞧,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内容详写了哪二件事?请简要概括。(7分)

2.文章最后为什么要补充叙述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4分)

3.从全文看,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中怎么表现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

外婆是个           的人。

简要分析:                                                                

4.体会文末“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所蕴含的情感,并简要说说它在本文结构上的作用。(6分)

⑴蕴含的情感:                                                           

⑵结构上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囚绿记》(节选)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6分)

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3.选文中作者紧紧扣住长春藤的“绿”来行文:    →观绿→    ,表现了作者对“绿”的酷爱之情。(2分)

14..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写出其中两点并举例说明。(4分)

15.选文第⑤段说“植物是多么固执啊”,从文中找出表现其“固执”的句子,并分析这样描写表现了长春藤什么精神品质。(4分)

16..第⑥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3分)

17.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这句话是从侧面反衬我爱绿之深。

B.第④段“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一句是个过渡句,在结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④段“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D.第⑥段“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这句细腻地描写了青藤颜色的变化,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青藤绿色渐消的心急和怜爱。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8分)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①                。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②                     ,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补充上文空白处2分①                                     

2.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   ,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后人把他与老子并称“老庄”。(1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牛马。      辩: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面目:      

(3)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          

(4)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                  少:           

4.下面所列各句中划线的“见”字与“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一句中“见”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儿童相不相识

B.于是入朝威王

C.扁鹊蔡桓公,立有间

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 写出从文中脱化出来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         (2分)

7.从庄子“道”的观点看,事物无大小、是非之分,一切都是相对的,但作为寓言故事,我们可以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诸子百家。(8分)

1.初识“诸子百家”(3分)

诸子百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意蕴丰富的典故和成语,根据你课内外掌握的知识,用线段将下列相关内容连接起来。

梦中化蝶     孔子     望洋兴叹

后生可畏     孟子     不耻下问

择邻教子     庄子     舍生取义

2.走进“诸子百家”(5分)

①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文章中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3分)

A.《小石潭记》

B.《满井游记》

C.《桃花源记》

D.《岳阳楼记》

②请从以下列项中选取一项,探讨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2分)

a.墨子“非攻”思想   b.老子“无为”思想  

选项(    ),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大漠孤烟直,               

2.                 ,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不应有恨,               

4.起舞弄清影,                

5.商女不知亡国恨,               

6.             ,夜吟应觉月光寒。

7.无可奈何花落去,               

8.               ,千里共婵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