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啜泣(chuō)喧腾(xuān )奢望(sh...

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泣(chuō)腾(xuān )望(shē )收(lǐn)

B.间(shùn)仃(líng)强 (juè)立 (jí)

C.立(zhù)想(chī)点(zuì)诅(zòu)

D.放(zhàn)贪(lán)报(chóu)污(diàn)

 

D 【解析】A中应是“收敛(liǎn)”B中应是“倔强(jué)”C中应是“点缀(zhuì)”“诅咒(zhòu)”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40分)

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中却可以产生力量。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共10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塘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a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白洋淀瞪眼。他们冲着船吆喝,叫他过来。

b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内容。(2分)

2.划线a句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3.划线b句表现出“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

4.“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找”用得妙,为什么?(2分)

5.二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请你想像一下她此时的心情,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50字左右,2分)

 

查看答案

新闻阅读。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共11分)

俄外长表示————反对武力解决伊武器核查问题

(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1) 俄罗斯外长普里马科夫14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进行电话交谈时表示,俄罗斯反对动用武力解决与伊拉克武器核查有关的问题。

(2)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外交部发言人涅斯捷鲁什金的话报道,双方在交谈中强调了

伊拉克同负责武器核查工作的联合国销毁伊拉克生物、化学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合作的重要性。

(3)普里马科夫同时重申,由此产生的问题用武力解决是不能接受的。

(4)涅斯捷鲁什金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切问题均应通过对话解决。俄罗斯主张武器核查小组的人员组成应当更加平衡。

1.这则消息的标题由两部分组成:“俄外长表示”称作引题;正题是_________                      ____;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段,主体是____         ___段。(3分)

2.“新华社莫斯科1月14日电”是这则消息的_______,它表明了消息发出的_____     和______ ,它显示了消息的______ 性和_____ 性。(5分)

3.这一则消息的语言十分简明。以第2段划横线的句子为例,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表明:伊拉克当局应当“合作”的对象是_____                                    ,这个组织的任务就是_______                       _,它要销毁的是:_______   _                         。(3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完成文后题目(14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子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1.翻译句子。(6分)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也。”

2.找出选文中描写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用原文回答)(1分)

3.“此中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联系上下文,想想“此人” 说了些什么 ,试概括为三点。(3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人把《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是什么呢?现在是什么意思?                                                                                         

成语:        。现在意思是:                         。(2分)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分)

此 人 一 一 为 具 言 所 闻,皆 叹 惋。

 

查看答案

填空(10分)(每空1分)

1.可以                          。无丝竹之乱耳,

                          。              

2.《陋室铭》中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              _,

__              _。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                 

                          

4.树树皆秋色,                         

5.《爱莲说》中写莲坚守自我,既不因处境恶劣就随波逐流,也不因处境优越就炫耀忘形的句子是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