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小题。(1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小题。(1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乃丹帛曰   (       )     (2) 天大雨,道不通。(         )

(3)为天下,宜多应者。(      ) (4)大楚兴,陈胜。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结合全文,试分析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4.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具备有哪些才能?(3分)

 

1.(1)写 (2)恰逢、正赶上 (3)通“倡”,首发 (4) 称王(4分) 2.①如今逃跑(抓回来)是死,起来造反(或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倒不如为国事而死,怎么样?(2分,重点考查“举大计”“等死”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② 第二天,大家到处议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以目示意地看着陈胜。(2分,重点考查“往往”“指目”的理解,1分,语言表达1分) 3.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2分) 4.(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干。(如只答“聪明机智、勇敢无畏”不给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倡”就为“通假字”。 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恩呢管理。翻译语句时,除了要注意“亡、举、等、死、往往、指目”等重点字,还要注意句子的省略成份,有时还要注意语序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从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来分析这次农民起义,直接原因围绕“误了期限“来分析,根本原因围绕当时秦朝的社会情况来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根据“起义前的政治分析、宣传发动“等来分析其人物形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7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3分)

“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这段话选自《     》,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              进行悉心指导。

2.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概述。(120字左右)(4分)

醉打蒋门神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写字用的笔与电脑的鼠标在争夺汉字书写的天下。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为此,学校特地举办“推广写字周”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该开展哪些活动,请列举两项。(2分)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

  材料一: 写字教育在汉字文化圈有着悠久的传统。我国的近邻日本、韩国等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写字教育。日本的书道,韩国的书艺,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韩国甚至要把书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国的多位前总理曾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要求在小学实施汉字书写教育;日本则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和书写2000个汉字。

  材料二:由于学校及家长不重视写字教育,广大中学生的书写水平有逐年下降的倾向。目前,中国90%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书法课,有的中小学虽设书法课,但名存实亡,书法教育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中小学教育,多数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字迹潦草难认、错字屡出,提笔忘字的情况十分普遍。据某地对几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字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40份试卷中,有6份识别不出答卷学生的名字;10份抽查作文本,其中7本字迹潦草、不整齐。有的学生被抽查时,竟辨认不出自己的笔记本。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阅读两段材料后得出的结论。(2分)

结论:                                                                      

日前,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要求各级教研部门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研究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教学规律和评价方法,安排教研人员指导学校和教师开展书法教学工作。

3.对此,大部分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但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该如何劝说呢?(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12分)

1._____________  ,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3.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5.《望江南》一词中,通过眼中所见,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之感的词句是:                             

6.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抒发征夫戍守边关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水浒》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武松;主张招安的将领是:宋江、吴用。

B.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

C.《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

D.“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英国思想家培根。他最重要的成就是在思想和政治领域内的建树。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划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人之(爱戴)为佣耕(如果)

B.以谏故(屡次)恨久之(失望)

C.寡人矣(明白)至陈(等到)

D.天下缟素(这里指穿丧服)大王加惠(给予恩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