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我的麦子熟了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地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以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起伏,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泪水盈眶。
不久,他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尺寸巨大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田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然而,谜底提前揭晓——当占喜得知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时,他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父亲很早双眼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牵肠挂肚的现实世界。
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印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
1.通读全文,说说占喜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3分)
2.文中两次描写占喜流泪,请你揣摩他当时的心理。(4分)
3.文中详写占喜卖报的情形有什么用意?(3分)
4.与占喜互换的城市学生魏程,会有怎样的际遇呢?请你设想,并写出魏程此行的体会。
综合性学习。(6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今年的九月三十日是中秋节,下列哪一个选项( )是属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2分)
A.赏月包粽子 |
B.赏月尝月饼 |
C.踏青尝月饼 |
D.赛龙舟包粽子 |
2.探究下列诗句内涵: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属于以上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 )(2分)
A.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 |
B.描述民俗节日活动和节日气氛。 |
C.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 |
D.每个民俗节日一定跟某个特定的名人有关 |
3.品评民俗节日。结合第(1)题和第(2)题,下列选项对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B.民俗节日,仅仅是个“小吃节”! |
C.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
D.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 |
名著阅读(选做三题)(3分)
1.“单臂擒方腊”“挺阻招安计”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
A.武松 |
B.鲁智深 |
C.林冲 |
D.戴宗 |
2.下列情节与林冲上梁山有关的是( )
A.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B.陆虞侯火烧草料厂 C.拼命三郎火烧祝家庄
3.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洒家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从这段文字来看,鲁提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
B.见义勇为 |
C.粗中有细 |
D.武艺高强 |
4.《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唱片章回体小说 。在作者的笔下,好汉们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卑鄙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印证了“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那么《水浒》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
B.罗贯中 |
C.曹雪芹 |
D.施耐庵 |
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斜晖脉脉水悠悠, 。 (温庭筠《望江南》)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句 沉痛感叹词人 报国无门的苦闷。
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 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 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 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
B.①④③② |
C.④③①② |
D.②①③④ |
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当田圃冷冻了一冬( )着种子,牧场枯黄逝去牛羊的踪迹。(《雨说》)
②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 )地燃烧。(《星星变奏曲》)
③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的疲劳了,便( ) 地栖息在可惜的草丛中间。(《蝈蝈与蛐蛐》)
A.禁止寂静舒适 |
B.禁止寂静舒服 |
C.禁锢寂寞舒适 |
D.禁锢寂静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