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当田圃冷冻了一冬( )着种子,牧场枯黄逝去牛羊的踪迹。(《雨说》)
②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 )地燃烧。(《星星变奏曲》)
③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的疲劳了,便( ) 地栖息在可惜的草丛中间。(《蝈蝈与蛐蛐》)
A.禁止寂静舒适 |
B.禁止寂静舒服 |
C.禁锢寂寞舒适 |
D.禁锢寂静舒服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词语。(2分)
在人类精神世界里,无数先哲呼唤自由和正义,倾诉对艺术的深切感悟,quán shì( )( )亲情、爱情的本质:雨果的演说让我们听到了对良知的呼唤,傅雷的家书让我们感受到了动人的shìdú( )( )之情,苏霍姆林斯基的信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牵挂?牵挂是一种思念,牵挂是一种情怀。牵挂有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有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
请以“牵挂”为写作的话题和范围,写一篇文章。
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昔者,虢①君骄恣自伐②,谄谀亲贵③,谏臣诘逐,政治踳乱④,国人不服。晋师伐之,虢人不守。虢君出走,至于泽中,曰:”吾渴而欲饮。”其御⑤乃进清酒。曰:“吾饥而欲食。”御进腶脯粱糗⑥。虢君喜曰:“何给也?”御曰:“储之久矣。”曰:“何故储之?”对曰:“为君出亡而道饥渴也。”君曰:“知寡人亡邪?”对曰:“知之。”曰:“知之何以不谏?”对曰:“君好谄谀而恶至言⑦,臣愿谏,恐先说(shuì)虢亡。”虢君作色而怒。御谢曰:“臣之言过也。”有间,君曰:“吾之亡者诚何也?”其御曰:“君弗知耶?君之所以亡者,以大贤也。”虢君曰:“贤人之所以存也;亡,何也?”对曰:“天下之君皆不肖,夫疾吾君之独贤也,故亡。”虢君喜,据式而叹曰:“嗟乎!贤固若是苦耶?”遂徒行,而于山中居。饥倦,枕御膝而卧,御以块⑧自易,逊⑨行而去君,遂饿死,为禽兽食。
(节选自贾谊《虢君好谀》)
【注】①虢(gu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自伐:刚愎自用。③谄谀亲贵:信用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小人。④踳(chuǎn)乱:杂乱。⑤御:车夫。⑥腶(duàn)脯粱糗(qiǔ):肉及粮食等食品。⑦至言:忠言。⑧块:大土块。⑨逊:悄悄地溜走。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知 之 何 以 不 谏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4分)
① 以光先帝遗德 ( ) ②引喻失义( )
③知寡人亡邪( ) ④君子独贤也,故亡( )
3.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①恢弘志士之气②何故储之 |
B.①以塞忠谏之路也②御以块自易 |
C.①至于泽中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
D.①为禽兽食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嗟乎!贤固若是苦耶?
5.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___ ___”建议,乙文中,虢君之死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分)
阅读《面对人生微笑》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2分)
面对人生微笑
记不得是哪位老人家说了这样一句奇怪的话:“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她微笑,她也对你微笑。”
说这句话奇怪是因为当初见到这句话时,我正处在刚刚中专毕业寻找工作的时候。找得不顺时,就找出一些杂书来猛看,偶然见到这句话。当时就心犯嘀咕:人生果真是这样吗?怎么我在看着他微笑时,他就是不对我微笑呢?
积极地投身到工作、生活中去后,我才深深地体味到这句话的背后,其实还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支撑着,才能真正地完成自己对生命的微笑,也才能实现人生对自己的微笑。
在这句宏大话语的背后,首先屹立着一个宏大的命题——人要有梦想,要有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才不致为生活的琐碎所迷惑、为生活的洪流所淹没。
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当我不再为初春的第一点新绿怦然心跳、不再为冬日的第一场飘雪欢呼雀跃、不再独上高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候,我知道,生命的颜色正在悄悄地改变,青春正在缓缓地逝去。
回首来路,不敢说青春无悔。我不愿追悼过去,因为我知道我留不住青春。我只希望能把握现在,因为我仍然葆有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而立之年了,我家已成,业却未立。我没有时间太息。我不是最好的员工、最好的妻子、最好的母亲,可我一直在努力。在多年来双手已习惯于敲击键盘和签字之后,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我又走进了华师大入学考试的考场,捧起了久违的试卷。
我深深地知道,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将需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努力:工作、家庭、孩子的牵累,需要我付出极大的勇气去面对;而当我享受老师们智慧之餐时,我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和与智慧交流,我已经修积的才情能让我应付裕如吗……
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时。人生的关键就在于要有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有了志气,有了目标,加上勤奋和汗水,当我抬头微笑着注视人生这面镜子时,她也一定会对我微笑。(选自“红袖添香”博克)
1.“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她微笑,她也对你微笑。”很具哲理,请你以“人生”开头,也写出一句富有哲理的话。(3分)
2.文中第3段“……还需要很多很多的东西支撑着”这句话中“很多很多的东西”指的是哪些东西?(3分)
3.“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依你的经验,你认为最紧要的是哪几步?为什么?(3分)
4.请简要写出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悟。(3分)
阅读《落叶》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
落 叶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作者看落叶,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从文中找出答案。(3分)
2.揣摩文中画线的语句,简要分析其使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效果。” (3分)
3.古人经常会“见落叶而知秋”,那表现的是古人什么样的感思?本文作者见到落叶后的感思与古人有什么区别?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4.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5.生活中有许多人或事物和落叶具有着同样的精神,请你试举几例,并简述你对他们评价。(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