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比较阅读。(16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

比较阅读。(16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4分)

A.道不通,已失期

B.或以为死,或以为

C.援年十二而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2.选出下列加横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A.佣者笑应曰/足肤皲裂不知

B.男儿当死边野/又留蚊素帐中

C.当立者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①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②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

4.【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5.对【甲】【乙】两段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既说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点明了 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是为了借助他们的名声让当权者感到害怕。

C.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对马援缺少应有的尊重。

D.文中马援将自己与路博德相比,认为自己功劳少封赏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谦虚。

6.【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2分)

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1.A. 估计、考虑  B. 逃跑 C.幼而无父  D.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2.B 3.①第二天,士卒当中到处都在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示意着看陈胜。 ②如今我功劳微薄,封赏我大县,功劳小而赏赐丰厚,怎么能长久呢? 4.(2分) 第一件事: 鱼腹藏书   第二件事:篝火狐鸣 5.D 6.(2分) 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解析】 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B中二者都是“介词,在”。 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往往、指目、猥享”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4.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5.A中说明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应是“天下苦秦久矣”;B中陈胜、吴广决定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响应;C中孟冀祝贺马援得胜还朝反被责备的原因应是:“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6.这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写作(50分)

作文:留住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节选自《三国志·先主传》)

【注释】①曹公:指曹操。②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③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④辎(zī)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遂其众去                     (2)表卒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       当立者公子扶苏

B. 至宛乃闻之, 将其众去      (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能克绍。

C. 到当阳,众十馀万            至陈,车六七百乘

D. 别遣关羽乘船百艘            广故言欲亡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4.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2分)

 

查看答案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鹰击于殿上                  秦王色        

长跪而之曰                      徒有先生也        

2.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2分)

A.天下缟素  B.置人所鱼腹中 C.优劣得所  D皆指陈胜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

 

查看答案

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12分)

①梨、苹果、香蕉、土豆等果蔬汁很容易变色。变色后不仅难看,味道也受到影响。怎么办?加点柠檬汁。

②果蔬中都含有多少不等的多酚化合物。去皮之后,这些化合物就暴露在空气中被氧化,生成醌(kūn)化合物。这种醌化合物很容易互相连接,成为“褐色素”,从而使这些食物变色。而柠檬汁中含有大量的“抗坏血酸”,它可以把醌还原为初始的多酚状态;也可以直接被氧化,从而消耗掉多酚周围的氧气,以此来保护多酚免受氧气的攻击。这样,抗坏血酸牺牲了自我,保护了脆弱的多酚,保持了果蔬“新鲜”的颜色。

③在食品工业中,人们根据柠檬汁的作用机理,就可以直接添加抗坏血酸。在超市销售的果汁和蔬菜汁,很多酒添加了抗坏血酸,以保持其外观和风味。

④抗坏血酸的作用不仅于此。人们在熟肉制品中经常会加入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有两种作用:一是与肌红蛋白反应,使之呈现诱人的红色;二是抑制细菌生长,实现防腐功能。加入抗坏血酸,可以促进前一个反应的进行,从而加快“发色”的过程。许多人认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其实,它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当它与肉中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的亚硝胺才是一种致癌物。如果在肉中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抑制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从而降低亚硝酸盐“可能”的致癌风险。在不需要亚硝酸盐的肉类食品中,有时也会加入抗坏血酸。因为肉中油脂氧化会释放出不好的味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哈喇味”。如果加入了抗坏血酸,它就会抢先消耗周围的氧气,从而保护油脂不被氧化,有助于保持肉味的“新鲜”。

⑤抗坏血酸本身很容易被氧化,生成脱氧抗坏血酸。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人们利用这一特性,在面食加工中,常常加入抗坏血酸,改善面团性能,增加面团筋道。面粉中含有谷胶蛋白,其中有许多巯(qiú)基——就是带着一个氢原子的硫原子,脱氧抗坏血酸会掠夺其氢原子。当我们揉面时,巯基中的氢原子就会被脱氧抗坏血酸夺走,剩下的硫原子就会两两相连,形成所谓的二硫键。当大量的二硫键形成,面团中的谷胶蛋白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从而增强其筋道。

⑥大多数情况下,食品添加剂都是为了改善风味、口感,增加食品稳定性等等,本身并不具有营养意义。但是抗坏血酸并不属于这个“大多数”。在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它通常被叫做“抗坏血酸”。而它本身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维生素C不稳定,空气、光照、加热、与金属容器接触,都会使它失去活性或者分解。但是,正是它的这种不稳定,使它具有了良好的“抗氧化性”。在体内,它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加到食品中,它舍己为人先被氧化,从而保护食品中的其它成分。

——选自《食品与生活》(有删改)

1.题目“有营养的食品添加剂”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有营养?请具体说明。(3分)

2.请仔细阅读第④自然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

抗坏血酸添加到加入亚硝酸盐的熟肉制品中的作用机是:能                ;能抑制亚硝酸盐与肉中氨基酸反应生成亚硝胺这一转化过程的发生。

3.联系上下文,请你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这些脱氧抗坏血酸并不甘于“败家”,会去夺取别人的氢原子来重建家园。

4.本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5.人们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有害的,往外谈“剂”色变。读了本文,你对食品添加剂及其使用有了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本报讯)反映1937年中国南京的战争灾难大片《南京!南京!》4月16日在北京举行了盛大首映礼,导演陆川携刘烨、范伟、高圆圆等演员悉数到场,敬一丹、杨澜、许戈辉等众多名嘴也前来助阵。一如该片沉重的主题一样,昨天的首映礼凝重而感人。

央视“大姐大”敬一丹现场感谢陆川:“为什么要拍这样的电影?是为让现在的青年知道,我们的先辈不是懦弱的,他们为这个国家、民族所做的是不会被忘记的。我们感谢他,感谢这部电影。”

1.根据第一段导语部分的概述,请把这则新闻压缩成不多于15个字的一句话新闻:(2分)

2.习惯上,1937年的南京是血腥而懦弱的。但从新闻的主体部分看,《南京!南京!》似乎突破了习惯,它应当被感谢的重要原因是什么?(2分)

3.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举出和关战争的成语和名言,各一句。(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