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石奋传(节选)
万石君,名奋,姓石氏。年十五,侍高祖。高祖爱其恭敬。其官积功劳至大中大夫。无文学,恭谨无与比。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①。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必式②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必朝服见之,不名。子孙有过失,不谯让③,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肉袒固谢罪,改之,乃许。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④,皆自以为不及也。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其万石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斯可谓笃⑤行君子矣!
(选自《史记·石奋传》)
[注]①以岁时为朝臣:作为大臣每年定期参加朝会。②路马必式:路马:皇帝的驾车;式:通“轼”,扶着车横木表示敬意。③谯让:指责。④质行:品行高尚。⑤笃:忠厚。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来归谒(拜见) |
B.必朝服见之,不名(说出名字) |
C.是以上乃亲尊礼之 (礼仪) |
D.肉袒固谢罪(坚决) |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高祖爱其恭敬其如土石何 |
B.是以其教不肃而成扶苏以数谏故 |
C.不严而治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改之,乃许乃不知有汉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子孙有过失,不谯让,对案不食。
②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4.结合文中材料对“万石公”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4分)
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具有致使危险
①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0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一项最新的地中海研究称,随着近几十年海洋温度不断上升,海洋内越来越频繁地形成大团大团的像黏液状的物质,而且出现这种物质的区域更广,持续时间更长。
②这个季节的温暖天气使海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导致有机物更易结合在一起,形成泡状物。在长达124英里(200公里)的海域,这种黏液物质在夏季自然形成,经常出现在地中海沿岸。如果气温更高,黏液物质甚至在冬季也会形成,而且会持续好几个月。
③据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海洋学系主任罗伯托·达诺瓦罗(Roberto Danovaro)表示,迄今为止,这种浅棕色“黏液”一般被视为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它形成的粘性胶状膜可堵塞渔网,粘在游泳的人的身上,发出一股怪味。
④达诺瓦罗表示,这项最新研究在地中海黏液物质里发现了大量细菌和病毒,其中包括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大肠杆菌。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有研究报告指出,那些别无选择,只能游过黏液团的鱼类和其他海洋动物最易遭受这种物质携带的病菌侵袭,甚至可能夺出大型鱼类的性命。达诺瓦罗表示,这种有毒黏液团还能困住海洋生物,封住它们的腮,使它们窒息而亡。最大的黏液团能沉入海底,它就如同一条巨大的地毯,使海底生物窒息。同时,黏液团释放病原体会对公众健康构成致使威胁。在这种黏液团里游泳的人,可能会染上皮炎等皮肤病。
⑤黏液物体始于“海雪”,“海雪”主要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例如小虾和桡脚类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雪(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食物来源)不断聚拢其他微小物质,慢慢增大形成黏液物质。
⑥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而且在这一地区很常见。海洋的相对平静和海水较浅,导致近海水体相对来说更加平静,这种情况为黏液形成提供了理想环境。
⑦最近的研究发现,黏液团不只是地中海地区的一大安全隐患,从北海到澳大利亚,这种物质可能遍及所有海洋,这种情况可能是由气温升高造成的。达诺瓦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对气候变暖采取一些措施,地球将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我们继续否认科学证据,这就是我们将面临的严重后果。”除此之外,目前还不清楚导致这种黏液团形成的其他原因。例如,谁也不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科学家们说:“我们找到答案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
1.请根据文章①至⑤段文章,简述“海洋内大团黏液状物质”的形成的过程。(3分)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①这些病原体对游泳的人和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具有致命威胁。
②其中包括一些裸眼可见的甲壳动物。
3.文章列举1729年人们首次在地中海确认这种泡沫状物质的作用是什么?(3分)
4.下列判断都是错误的,请选择其中一个,指出其错误所在,并简述理由。(4分)
①黏液物体是由“海雪”组成,“海雪”是由微小的死亡有机物和活有机体结合而成的。
②为了挽救世界其他地区的海洋,我们只有搞清楚这些黏液团里死亡的海洋物质为什么不会腐烂这个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享受阳光 张雨生
城市高楼林立,你遮我的阳,我挡你的光,阴影斑驳。进入冬季,太阳低矮了,照进居室的那缕阳光,是从高楼的夹缝之间射进来的。光柱在地板上移动,停留在室内的时间很短,愈短愈觉得金贵。这时候,懒懒地靠在沙发上读散文,沐浴在阳光里,浑身暖融融的,一种享受感油然而生,自乐陶陶,无与伦比。我的居室,处在开阔的大院里。原先,四周没有楼房,阳光好慷慨哟,从早晨到黄昏,终日明晃晃地照进来,没有任何遮挡。封上6米长的大阳台,仿佛把阳光关住了,冬日里,成了一座温室,暖烘烘的。我买回几个大盆,栽上喜阳植物: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阔叶乔木,大叶藤萝,长得蓬蓬勃勃,茂盛极了。叶子伸展开来,层层叠翠,浓绿簇拥,简直成了小小植物园。友人来参观,誉称为“绿色工程”,并向我讨教经验。我坦率地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经验。你看,有满室的阳光就足够了。”
好景不长。居室正南建起一座大楼,间距仅有30米,从此,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到了冬季,最需要阳光的日子,阴影却爬了起来,阳光被遮住,一直要遮到立春之后。长长3个月,几近100天,没有阳光,喜阳植物怎么受得了。慢慢的,大叶榕发了黄,橡皮树打了蔫,山茶花长不出骨朵,龟背蕉耷拉下脑袋……我尽力挽救,找来植物激素“绿风95”,照着专家的指点喷洒。然而,绿风不绿,激素不激,一切挽救都是枉然,我的心也长出了苔藓,黏乎乎地,似乎蔓延到了每一个细胞。“绿色工程”无可奈何地衰败了。对于绿色生活,多么高明的现代科技产品,又怎能代替阳光呢?
还留有一些希望。高楼立在正南方,东西两头没遮挡。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从正面高楼的两侧,各有一阵阳光能照过来。喜阳植物不能再养,好阴植物不妨试试。我得实施阳台植物结构大调整。
大盆换成小盆,改种君子兰、吊兰、剑兰、朱顶红、文竹……这些植物不气魄,没有阔叶植物那么高大,但充分享受早晚的阳光,照上两三个小时,还算可以。它们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挨过漫长的冬季,绿色依然不减。较之前些年,我的“绿色工程”降低了档次,但毕竟还存在着。唉,我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们。
更严酷的现实来了。与正面高楼并列,西边又竖起了高楼。冬季里,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被彻底挡住了。如今,希望仅在于东方,仅在于早晨八九点钟的那缕阳光。我将盆栽植物摆成长行,由低到高,最后的吊起来,斜面向着东南方,初升的阳光照进来,就能让它们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缺少阳光的阳台,温度也不如从前。又买来几张保温板,三九寒冬,每到晚上,把保温板排放着,靠在结满冰凌的玻璃上。最冷的日子,还得打开连通阳台的门窗,放些暖气过去,宁愿室内冷一点,也得让阳台升温,不至于冻死植物。费尽心机,心机费尽,花儿草儿总算活了下来。
希望在于春天。太阳升高了,高楼阴影渐渐退去,阳光姗姗而来。应该在春节期间开花的君子兰、朱顶红,苦苦等待阳光到来之后,才肯开始抽出花蕊。有了一丝阳光,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看着它们可怜兮兮,我心里发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阳光的生命。从宇宙的形成看,没有光热的地方,决不能出现生命。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同样需要阳光。虽然没有植物的感应那么直接,那么灵敏,但日积月累,也能显示出来。
正值严冬,明亮的阳光被高楼挡在那一边,爬进门窗的是冷冰冰的阴影。我好想念阳台在冬日里充满阳光的那些年月,好想念曾经茂盛地长在这里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
1.第2段中说:“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享受阳光的经历坎坷表现在哪些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
3.文章多次提到“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4.作者对城市生活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3分)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 , ; ,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昨天,杭州首批600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
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今后网络保安员将进入全市900余家网吧和近4000家网络介入服务单位,每个网吧至少要安排保安员3名。网络保安员没有执法权,主要通过网络监控,为服务单位及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一旦发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或者在网上“钓鱼”,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网络保安员将立即叫停违法行为,然后向网监部门报警。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在日常生活里,布衣荆 chāi者有之,洗去铅华者有之,也有被沦为乞丐者,但这些现象未必能与朴素画上等号。朴素是酝酿力量的源泉,在历史的进程中,一旦社会失衡,贫富两厢列阵对 zhì,终极的胜利者注定是貌似弱小的朴素。从事革命的方志敏和,经手的款项“总在百万元之上”,但他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将过手的金钱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他在1935年身陷囹圄时,挥笔写道“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法宝!”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2分)
荆 chāi 对 zhì 酝酿( ) 囹圄( )
2.请为“他矜持不苟”中的“苟”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
选义解释:
A.浪费 |
B.姑且 |
C.随便 |
D.贪污() |
理解句意:
3.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结合语境仔细修改。(3分)
仅从修改语病的角度看,一般的改法是
从使句式更整齐的角度看,最佳的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