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享受阳光 张雨生
城市高楼林立,你遮我的阳,我挡你的光,阴影斑驳。进入冬季,太阳低矮了,照进居室的那缕阳光,是从高楼的夹缝之间射进来的。光柱在地板上移动,停留在室内的时间很短,愈短愈觉得金贵。这时候,懒懒地靠在沙发上读散文,沐浴在阳光里,浑身暖融融的,一种享受感油然而生,自乐陶陶,无与伦比。我的居室,处在开阔的大院里。原先,四周没有楼房,阳光好慷慨哟,从早晨到黄昏,终日明晃晃地照进来,没有任何遮挡。封上6米长的大阳台,仿佛把阳光关住了,冬日里,成了一座温室,暖烘烘的。我买回几个大盆,栽上喜阳植物: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阔叶乔木,大叶藤萝,长得蓬蓬勃勃,茂盛极了。叶子伸展开来,层层叠翠,浓绿簇拥,简直成了小小植物园。友人来参观,誉称为“绿色工程”,并向我讨教经验。我坦率地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经验。你看,有满室的阳光就足够了。”
好景不长。居室正南建起一座大楼,间距仅有30米,从此,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到了冬季,最需要阳光的日子,阴影却爬了起来,阳光被遮住,一直要遮到立春之后。长长3个月,几近100天,没有阳光,喜阳植物怎么受得了。慢慢的,大叶榕发了黄,橡皮树打了蔫,山茶花长不出骨朵,龟背蕉耷拉下脑袋……我尽力挽救,找来植物激素“绿风95”,照着专家的指点喷洒。然而,绿风不绿,激素不激,一切挽救都是枉然,我的心也长出了苔藓,黏乎乎地,似乎蔓延到了每一个细胞。“绿色工程”无可奈何地衰败了。对于绿色生活,多么高明的现代科技产品,又怎能代替阳光呢?
还留有一些希望。高楼立在正南方,东西两头没遮挡。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从正面高楼的两侧,各有一阵阳光能照过来。喜阳植物不能再养,好阴植物不妨试试。我得实施阳台植物结构大调整。
大盆换成小盆,改种君子兰、吊兰、剑兰、朱顶红、文竹……这些植物不气魄,没有阔叶植物那么高大,但充分享受早晚的阳光,照上两三个小时,还算可以。它们没有辜负我的希望,挨过漫长的冬季,绿色依然不减。较之前些年,我的“绿色工程”降低了档次,但毕竟还存在着。唉,我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们。
更严酷的现实来了。与正面高楼并列,西边又竖起了高楼。冬季里,下午4点之后的阳光被彻底挡住了。如今,希望仅在于东方,仅在于早晨八九点钟的那缕阳光。我将盆栽植物摆成长行,由低到高,最后的吊起来,斜面向着东南方,初升的阳光照进来,就能让它们最大程度地享受到。缺少阳光的阳台,温度也不如从前。又买来几张保温板,三九寒冬,每到晚上,把保温板排放着,靠在结满冰凌的玻璃上。最冷的日子,还得打开连通阳台的门窗,放些暖气过去,宁愿室内冷一点,也得让阳台升温,不至于冻死植物。费尽心机,心机费尽,花儿草儿总算活了下来。
希望在于春天。太阳升高了,高楼阴影渐渐退去,阳光姗姗而来。应该在春节期间开花的君子兰、朱顶红,苦苦等待阳光到来之后,才肯开始抽出花蕊。有了一丝阳光,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看着它们可怜兮兮,我心里发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需要阳光的生命。从宇宙的形成看,没有光热的地方,决不能出现生命。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同样需要阳光。虽然没有植物的感应那么直接,那么灵敏,但日积月累,也能显示出来。
正值严冬,明亮的阳光被高楼挡在那一边,爬进门窗的是冷冰冰的阴影。我好想念阳台在冬日里充满阳光的那些年月,好想念曾经茂盛地长在这里的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
1.第2段中说:“享受阳光的经历变得极为坎坷。”享受阳光的经历坎坷表现在哪些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6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它们一个劲地猛长,瘦筋筋地张开憔悴的骨朵,竞相展开笑脸,像追赶季节似的,过程那么短暂,以至新叶和骨朵都很瘦弱。
3.文章多次提到“大叶榕、橡皮树、山茶花、龟背蕉”,有什么作用?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4.作者对城市生活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3分)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 , ; ,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昨天,杭州首批600名网络保安员开始正式上岗,监控全市网吧、网站、宽带公司、病毒公司的网络安全。
据了解,网络保安员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是网络、人防、技防业务。今后网络保安员将进入全市900余家网吧和近4000家网络介入服务单位,每个网吧至少要安排保安员3名。网络保安员没有执法权,主要通过网络监控,为服务单位及时删除各种不良信息,一旦发现有人在浏览黄色网站或者在网上“钓鱼”,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网络保安员将立即叫停违法行为,然后向网监部门报警。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在日常生活里,布衣荆 chāi者有之,洗去铅华者有之,也有被沦为乞丐者,但这些现象未必能与朴素画上等号。朴素是酝酿力量的源泉,在历史的进程中,一旦社会失衡,贫富两厢列阵对 zhì,终极的胜利者注定是貌似弱小的朴素。从事革命的方志敏和,经手的款项“总在百万元之上”,但他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将过手的金钱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他在1935年身陷囹圄时,挥笔写道“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法宝!”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2分)
荆 chāi 对 zhì 酝酿( ) 囹圄( )
2.请为“他矜持不苟”中的“苟”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分)
选义解释:
A.浪费 |
B.姑且 |
C.随便 |
D.贪污() |
理解句意:
3.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结合语境仔细修改。(3分)
仅从修改语病的角度看,一般的改法是
从使句式更整齐的角度看,最佳的改法是
写作(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可它又鲜活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去追寻了理想,从生活中的小事感悟了深刻的人生启迪,在蝉、贝壳、藤萝花的触动下引发我们对生命意义的思索,而童年的乐趣又是多么真挚地铭刻在我们心间。是呀,世间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值得我们珍惜。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2)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3)不能以话题为题目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解析】
(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指左右亲近的人。 (3) 卮(zhī): 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画地:在地面上画 。
(1)引酒且饮之( ) (2)蛇固无足( )
(3)遂饮其酒( ) (4)为蛇足者( )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赐其舍人卮酒 |
B.遂饮其酒 |
C.终亡其酒 |
D.其恕乎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