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1.【汉字起源】(2分)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 摘 ②开采 ③搜集 ④选取 ⑤精神;神色
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2.【汉字风采】(2分)
请任选一句,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我选 句,“采”包含的情味是
3.【汉字传承】(2分)
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阅读《水浒》精彩片段,回答问题。(4分)
乘其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___题罢,自己看了,大喜大笑。畅饮数杯酒,不觉更加欢喜,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在《西江月》后边,又补写了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取笑黄巢不丈夫。”
1.这个写词作诗的人是 ,这段故事的情节是 。(2分)
2.他“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但现在却官司缠身,其缘由是什么?请简要叙述。(2分)
古诗文填空 (8分)
1. ,人迹板桥霜。
2.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点明全词主题的句子是“ ,
。”
4.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以新奇的想象写愁绪的句子是: ,
。
5.《出师表》中,诸葛亮叙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奉命于危难之间。
把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
A.①③④② |
B.④③②① |
C.③④①② |
D.②①③④ |
草书大王(8分)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②。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诟其侄曰⑤:“汝胡不早问⑥,致余忘之。”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ɡòu):责骂。⑥胡:为什么。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索笔疾书执所书问曰 |
B.丞相自若也若听茶声然 |
|
C.汝胡不早问燕山胡骑鸣啾啾 |
D.侄罔然而止罔不因势象形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字也?
(2)丞相熟视久之,并不自识。
3.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⑾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⑿,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⒀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⒁所闻,皆叹惋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 ) ②屋舍俨然( ) ③阡陌交通( )
④寻病终 ( ) 5处处志之( ) 6欣然规往( )
2.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划线字意思相同的词。
⑴缘溪行 ( ) ⑵便要还家(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下列“之”字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渔人甚异之 |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C.具答之 |
D.闻之,欣然规往 |
5.如果让你长期住在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里不出来,你愿意吗?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