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对于近日越演越烈的钓鱼岛事件,网友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打一仗,用“拳头”维护主权最...

对于近日越演越烈的钓鱼岛事件,网友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打一仗,用“拳头”维护主权最干脆,有人认为不可打,要和平谈判解决。你认为呢?为什么?(4分)

 

观点1分,阐述2分,语句通顺1分。 【解析】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画线句式,续写两个句子,要求与划线句构成排比。(4分)

我爱这色彩丰富的世界。我爱红色,因为它是热血的颜色,象征着忠诚和热情                                                    

 

查看答案

默写(10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树皆秋色,                    

4.《望岳》中表达站得高望得远这种思想境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

的两句话是                             

5.杜甫《春望》一诗中表现他因为忧愁而日趋衰老的诗句是                                    

6.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 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30分)

远 行

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妹妹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回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

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母亲也就点点头。

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

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有删改)

1.文章末尾说“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结合文意,请你简要说说对“远”和“近”的理解。(4分)

2.看到娘“一笑笑出满脸皱纹”“我”“心里怦然一动”。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此刻“我”的心理活动。(4分)

3.文章多次写到“门”,其作用是什么?(4分)

4.请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4分)

 

查看答案

仿照示例,以“自私”“爱心”为话题再各写一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3分)

【示例】“自私”: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爱心”:是爱心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请你在横线上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吐痰者的错误言论。(3分)

宽敞洁净的候车大厅,有人随地吐痰,清洁工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谈不吐更不卫生。”

你反驳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