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30分)
远 行
李森祥
一走进大溪滩,就能望见我家的屋,望见那扇开启着的门。门像掉光了牙齿的老人之口,像是要说什么,又像是什么也不想说。有时,我觉得门总是在等。
我去县城参加征兵体检,合格了。该怎么向父亲母亲说呢?他们愿意儿子离开那么长久吗?
母亲坐在门槛上,两手抵在下巴上,目光恍惚。听我叫她一声,眼睛就有些红了,扯起围裙揩眼角,叹了一口气说:你一定验上了。母亲说完就离开门槛去烧夜饭。
我就坐在母亲坐过的地方,屁股下面热烘烘的。父亲声音很低地说:你娘等你半天了。
第二天起,我就发觉,芋艿、薯丝炒辣椒、大白菜,这些平日里最爱吃的菜,几乎每顿都有。我对母亲说:你不用搞这搞那了,我又不是客人,我是你儿子。母亲说:儿子出门就是客。娘对不住你。人家儿子上大学出远门,都要办一桌酒肉饭的。娘办不起,你别怪。
母亲杀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家唯一的鸡。这鸡过年要派大用,母亲却将它杀了。她像是早有准备,把弟弟妹妹都支开,才端出鸡让我吃。我怎么咽得下?我坚持全家人一起吃,不然,我一口也不吃。母亲只好让步。吃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却都不肯往鸡肉里动筷子。后来我发现母亲的眼睛都在往弟弟妹妹的脸上瞟。
我离家的日子快到了,母亲愈发忙,门槛上跨进跨出的,忙得她平日里最喜欢坐的门槛也不坐了。
终于到了这天。早晨,我睁开眼时,看到我脑袋旁摆着一套崭新的蓝咔叽布中山装。这是母亲的习惯。每年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年夜里悄悄放上一套新衣在我枕头旁,让我能穿着新衣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比谁的衣服做得好。比过了,就疯玩。常常是,新衣服穿一天就弄得很脏或把扣子绷掉了。晚上,母亲一边给我钉扣子,一边埋怨我:你这孩子,娘给你做套衣服不容易,你怎么一点都不爱惜……今天,我又穿上新衣服了。我知道该怎么爱惜,却要走了。
村子里的人知道我要走,都来看。屋子里,屋门口,有不少人。房里只有母亲。母亲坐在一只旧的箱柜前,箱柜上翻开一只梳妆盒。梳妆盒是母亲的陪嫁,这几年不大见到她用,梳妆盒很旧了,镜子已经氧化得斑斑点点。母亲的脸映在镜子里,我看到母亲的脸也斑斑点点。母亲很耐心很仔细地梳着头,头发滋滋的。母亲将扑了水的头发梳得很光鲜。
母亲见我很仔细地看她,就不好意思地一笑说:娘老了。我连忙说:娘不老。
娘就笑笑。结果一笑笑出满脸皱纹。
我见了,心里怦然一动,眼眶里热热的,便连忙退出房门。
该上路了,门外有很多人送我。当我一脚跨出门槛的时候,无意之中碰了一下我家的木门,木门吱——嘎叫了一长声。回来,这一声也很深地刻进我心里。
突然,有个女人叫了一声,说:你们家今天跟过年一样。我发现,我们家人人都穿着新衣服,的确跟过年一样。
我走到母亲与父亲面前,想唤他们一声,结果喉咙里像堵着什么,只是低低说一声,我去了。我点点头,父母亲也就点点头。
我在大溪滩的旷野里,再一次回头,再一次遥望我家的门。我母亲穿着新衣,梳着很光鲜的头,倚在木门上。父亲坐在门口,猛抽旱烟。
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
(选自《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有删改)
1.文章末尾说“从这时起,我不知道,父母以及那扇我走进走出的门是离我近了还是开始遥远了……”结合文意,请你简要说说对“远”和“近”的理解。(4分)
2.看到娘“一笑笑出满脸皱纹”“我”“心里怦然一动”。请用第一人称写出此刻“我”的心理活动。(4分)
3.文章多次写到“门”,其作用是什么?(4分)
4.请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4分)
仿照示例,以“自私”“爱心”为话题再各写一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3分)
【示例】“自私”:自私是一层玻璃,看上去透明,却始终隔开了彼此的距离。
“爱心”:是爱心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根据语境,请你在横线上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吐痰者的错误言论。(3分)
宽敞洁净的候车大厅,有人随地吐痰,清洁工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谈不吐更不卫生。”
你反驳道: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天宫一号”是空间实验室的特例,主要为完成交会对接任务。与此不同,未来发射的空间实验室,是完整的空间实验室,科学家、航天员们将在里面展开各种工作和实验。随着空间实验室体积的增大、可靠性的提高,将逐步发展成为空间站的核心舱或实验舱,增加太空实验的项目和种类,为建成空间站奠定基础。
专家透露,涉及生物、材料、天文等各类实验将在该空间实验室进行,也包括与外国合作的项目。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将在2016年前完成,为最终建成中国空间站提供技术支持。而2020年中国空间站建成以后,会有更多国家和中国合作科学实验项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学习是给自己补充能量,先有输入, ① 。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只有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整合, ② 。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观刈麦》 白居易 唐)
2. ,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 刘方平 唐)
3. 晨起动征铎, 。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温庭筠 唐)
4. 大河上下, 。山舞银蛇, ,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 雪》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