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央政府对建设港澳大桥一直持积极的态度,但是需要经过 的论证。
②在充分利用原有水利设施的同时,还自力更生 新水源,采取人为畜力换班,机器不停的方法抗旱。
③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紧缩,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国内小企业陷入了 的境地。
A.慎重 开辟 进退维谷 |
B.郑重 开拓 进退维谷 |
C.郑重 开辟 左右逢源 |
D.慎重 开拓 左右逢源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怪诞锋芒必露懊悔博学多识 |
B.矫健慷慨淋漓怄气一返既往 |
C.震憾鞠躬尽瘁斑斓警报迭起 |
D.默契铤而走险险峻来势汹汹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宿儒(xiù)义愤填膺(yīng)污秽(huì )鲜为人知(xi?n) |
B.讪笑 (shàn)气冲斗牛 (dǒu)炽痛(zhì)居心叵测(pǒ) |
C.骊歌( lí )锲而不舍(qiè)可汗(hán)高山之巅(diān) |
D.踌躇(chú)惊涛澎湃(pài )祈祷(qí)风流倜傥 (d?ng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儿时照片,面对照片,你会想起许多往事,可能会有一种忽然长大的感觉,人生充满了许多这样的自我发现。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请以“长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1)字数不少于600;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
竹枝词九首(其九)
唐·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①。
[注释]①烧畲:古时百姓放火烧荒,准备播种。
1.仔细体会第一句中的“层层”一词,分析它在写景状物上的妙处。(2分)
2.三四两句富有极强的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一)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②,晚年家颇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之子也。令仪曰:“汝素厚,何苦为盗耶?”曰:“迫于贫耳!”令仪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度荒。”如其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天明时负归。”盗大惭,卒为良民。
(二)
汉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③不能禽④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龚遂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龚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钩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⑥,盗贼亦皆罢。
[注] ①市井:原指做买卖的地方,后用来称商人。 ②忤物:与人不合,触犯人。 ③二千石:年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此指郡太守。 ④禽: 通擒,擒获 ⑤钩:镰刀。 ⑥翕然:一下子平静下来。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既去,复呼之(既然) |
B.夜负十千以归(背) |
C.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 (推举) |
D.持兵者乃为盗贼(武器) |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诸子擒之花之隐逸者也 |
B.持兵者乃为盗贼乃不知有汉 |
C.上选能治者后遂无问津者 |
D.郡中翕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汝素厚,何苦为盗耶?
②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龚遂皆遣还。
4.于令仪和龚遂对待盗贼有异有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