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苦 瓜 肖复兴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

苦 瓜

肖复兴

原来我家有个小院,院里可以种些花草和蔬菜。这些活儿,都是母亲特别喜欢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红,像是给自己的儿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亲的心里很舒坦。

那时,母亲每年都特别喜欢种苦瓜。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是我特别喜欢苦瓜。刚开始,是我从别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给母亲种,并对她说:“这玩艺儿特别好玩,皮是绿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红的!”我之所以喜欢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苦瓜结在架上,母亲一直不摘,就让它们那么老着,一直挂到秋风起时。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苦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以后,我发现苦瓜做菜其实很好吃。无论做汤,还是炒肉,都有一种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别致,既不会传染给肉或别的菜,又有一种苦中蕴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欢院里母亲种的苦瓜一样,我喜欢上了苦瓜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亲都会经常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它成了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从这之后,再见不到苦瓜瓤和籽鲜红欲滴的时候了,是因为再等不到那时候了。

这样的菜,一直吃到我离开了小院,搬进了楼房。住进楼房,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亲亲手种、亲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亲亲手炒的苦瓜了。一直吃到母亲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爱吃这样的菜,只是母亲再也不能为我亲手到厨房去将青嫩的苦瓜切成丝,再掂起炒锅亲手将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亲。其实,母亲并不爱吃苦瓜。除了头几次,在我一再的怂恿下,勉强动了几筷子,皱起眉头,便不再问津。母亲实在忍受不了那股子异样的苦味。她说过,苦瓜还是留着看红瓤红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当苦瓜爬满架时,为我清炒一盘我特别喜欢吃的苦瓜肉丝。

最近,看了一则介绍苦瓜的短文,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从不把苦味传给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焖肉、炖肉,其肉丝毫不沾苦味,故而人们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这段话,让我想起母亲。

1.文章开头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似乎与写“苦瓜”无关,可否删掉?为什么?(4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 越老,它们里面的瓤和籽越红,红得像玛瑙,像热血,像燃烧了一天的落日。

② 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喜出望外的神情。

3.简要赏析文章结尾的妙处。(4分)

4.文章以 “苦瓜”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1.不能删掉。因为写母亲种花草和蔬菜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评分:只答出“不能删掉”不得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①比喻、排比,生动地写出了老苦瓜瓤和籽红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②神态描写,不仅写出了母亲高兴的程度,而且暗含母亲是因儿子的高兴而高兴,含蓄表达出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心。评分:答对一处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①卒章显志,点明了母亲与苦瓜相同的品格。②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之情。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①以“苦瓜”为题,既交代了写作对象,又作为全文的线索,展开温馨的回忆。②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的怀念。评分:每个要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分析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学生应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文字用在开头,在结构上是为下文描写母亲精心为“我”种苦瓜、烧苦瓜作铺垫,在内容上突出母亲热爱生活、富有爱心的品格。 2.(1)了解常用的比喻、排比、等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并明确其修辞手法在选文中的表达作用。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做具体分析。比喻排比修辞能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和语言气势,在这里生动地写出了老苦瓜瓤和籽红的程度,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2)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神态、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表述正确合理即可。 3.分析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学生应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内容上点明了母亲与苦瓜相同的品格,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表达了对母亲的赞颂之情。 4.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此处文题“苦瓜”交代了写作对象,又作为全文的线索,展开温馨的回忆,同时用苦瓜象征母亲的品格,表达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的怀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读书的真正乐趣在哪里呢?我想,在于求真、求善、求美。读科学之书可以求真,

使知识正确                                                          

读书之乐就在于追求这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追求一种心灵上的满足与幸福。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假如生命是树,它将心无旁wù(   )地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qiè(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jí(   )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bá(   )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初二了,初中过去三分之一了,我们在慢慢长大。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家长的呵护、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启迪、书香的熏陶……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全文不少于600字;4、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春雪 (3分)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1分)

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2分)

 

查看答案

(6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尝门生家             (2)因书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