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6分) 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6分)

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无论魏晋(       )

清涟而不妖(           ) ④可爱者甚(          )

2.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2分)

A.男女衣着,如外人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

B.此中人语不足为外人

C.欲其林林水源

D.未无问津者

 

1.①交错相通 ②更不用说 ③洗涤   ④多 2.D 【解析】 1.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2.D中“果:实现”“遂:于是,就”二者含义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3分)

(1)“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2)“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3)“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4)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5)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6)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7)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一一借!

(8)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9)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太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10)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11)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12)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13)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从文章整体看全文运用的记叙顺序是                     ,从第(6)段到第(11)段用的是                        。 (2分)

2.本文第2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3分)

3.文章第(6)段画线的句子“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表现了娘什么品质?她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3分)

4.概括出本文主要选取了哪些材料来歌颂母亲,请用简洁的文字列举出来,并说明它们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清朝学者陆世仪在《思辨录》中说,“凡读书须识贷,方不错用工夫。”意思是说:①                      。选书难,那请人开书目,按图索骥行吗?鲁迅先生说:“如果专是请教别人,则各人的嗜好不同,总是格不相入的。”那冲着好书选,名作选,可以吗?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中学生学物理选读《爱因斯坦文集》就欠妥。所以,选书首先要②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长歌行》)

2.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美,在于发现,在与感受,在于观察。

C.在刘翔之后,孙杨让世界在泳池中见证了新的“中国速度”。

D.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不断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新闻的结构分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即用事实表现主题,又对导语作扩展和阐释。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芦花荡》作者孙犁,选自《孙犁文集》,本文和《荷花淀》称为“白洋淀纪事”的姐妹篇。

D.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写的令人感动的《蜡烛》,让我们穿越时空,再次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