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共l6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 他是黑人,19...

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共l6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  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  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  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  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  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  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  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2.文中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他的用意有何变化?(3分)

3.文中对父亲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4.从语言角度品析“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一句的表达效果。(3分)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使生命高贵而不卑微。(4分)

 

1.乔丹在父亲的鼓励下三次想办法卖掉价值一美元的旧衣服后明白高贵的生命不卑微,而后通过努力获成功。 (意思对即可。共3分) 2.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1分);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1分);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1分)。 3.语言描写(1分),具体形象的表现了父亲是一个善于激发儿子的潜能,鼓励孩子的父亲。(2分)(共3分) 4.比喻(1分)把“父亲深邃的目光”比作“闪着光的一口老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期待。(1分) 5.我们只要不妄自菲薄,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意思对即可。2分)联系生活实际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时围绕“父亲让儿子卖衣服的用意”来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三次卖衣服的情节以及父亲的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分析用意的变化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父亲对儿子的语言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紧扣住“父亲的独特教育方法”来分析,即人物描写方法的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的能力。根据“目光像一口闪着幽光的老井”分析出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运用修辞的表达效果,表达效果围绕父亲的对儿子的期待来分析即可。 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黑人孩子”的成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怎样做才能使生命高贵而不卑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7分)

材料一  中新网12月26日电:作为每时手机不离身而微博不间断的“潮人类”,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迷上“咬文嚼字”。古人作诗,讲究格律、平仄、押韵,在这些条条框框限制下作诗写字。时至今日,淘宝体、咆哮体、凡客体、TVB体等各种风格的网络文体层出不穷,一股全民“造句”风潮劲吹。

材料二  日前,上海高校“10大流行语”出炉,大半出自网络:“打酱油”、“给力”、“hold住”、“你out了”、“被雷倒”、“肿么办”、“有木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同时代的流行语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当下社会文化。

材料三  网络语言起初主要是网友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效率及张扬个性而采取的一种快捷的自我表达方式,因为特点鲜明、生动传神、意趣盎然、简洁准确,久而久之逐渐成为网语的主流。网络语言自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充满争议的新鲜事物。爱它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爱的理由,恨它的人也言之凿凿。批评者中声音最为洪亮的当属一些语言学家。他们普遍认为网络语言不伦不类,不能登大雅之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颠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中的信息,不超过20个字。(3分)

2.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 (4分)

 

查看答案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出土于河南新郑的莲鹤方壶是东周时期青铜礼器的代表器物。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堪称“国之重宝”。

①壶底还铸有两只卷尾兽,支撑全器的重量

②壶颈两恻有附壁回首的龙形怪兽双耳

③腹部的四角各攀附一条立体飞龙

④方壶通体满饰龙、凤花纹,凝重而不失华丽

⑤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陵春》李清照)

4.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力尽不知热,______________。(《观刈麦》白居易)

6.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月夜》刘方平)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

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父亲的病》《琐记》

《狗·猫·鼠》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C.《鲁滨逊漂流记》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生活经历,语言

浅显,叙事详尽,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

D.《格林童话》反映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残、智慧与愚昧、勤劳与懒惰等带有普遍

意义的人生主题,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

 

查看答案

作文 (50分)

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为题,写一篇由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2、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