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8分)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

综合性学习  (8分)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雨的风韵雅致、奔涌气势……

1.活动一:听雨

雨啊,大自然一个跳跃的音符。不同的季节,雨给我们的感受都不一样,给人的心情也颇有不同。请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对雨的所见所闻,找出一些描写对于各个季节的雨的声音词语。(2分)

春季的雨:                                 

夏季的雨:                                 

秋季的雨:                                 

冬季的雨:                                 

2.活动二: 说雨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农人眼中的雨是丰收而喜悦的,灾民眼中的雨是充满无助的,这就是大自然的雨——变化无穷,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你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你心目中雨的别样情形:(2分)

我们眼中的雨:                                                             

3.活动三:赏雨

雨,正是因为她的多姿。她的风情,让总多的文人墨客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同学们平时肯定收集了很多有关雨的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2分)

我收集的诗句:①                                                

                                                

4.活动四: 写雨

雨给人们的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也正如此,雨才成为人们歌咏的对象。当人们在观雨时,把自己的感情赋予雨,这时的雨就已经是凝结着作者思绪和情感的东西,成为一种意象。因而,雨又多了一些比喻、象征意义。请指出下面两句诗诗象征意义。(2分)

“屋漏偏逢连夜雨”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1.春季的雨:淅沥淅沥 夏季的雨:哗啦哗啦 秋季的雨:滴答滴答   冬季的雨:噼噼啪啪 (2分) 2.我们眼中的雨:略。(2分)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等。(2分) 4.祸不单行、多灾多难、雪上加霜等;磨难、锻炼等。(2分) 【解析】 1.词语积累合理即可。 2.能够用科学的眼光来说明雨的某一特征,内容设计合理即可。 3.诗词积累合理即可。 4.能围绕“灾难接踵而来”和“历练”角度来谈,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小诗的第一、第三小节,补写第二节,使之连贯(3分)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上学后,母爱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查看答案

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4分)

生活像一首歌,五彩斑斓,让我们学会品评,学会联想,学会咀嚼,学会欣赏。品评每一朵牡丹与茉莉,暗香浮动与国色天香自是不同的境界;联想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既使天又刮风,天又下雨,也潇洒而坦然;③咀嚼生活的平凡和伟大,豪迈壮阔是大海的生活,悠闲灵动则是小溪的生活;欣赏月亮的阴晴圆缺,欣赏世间的悲欢离合,每一种景至都是一种美,每一种感悟都是特别的收获。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应将       改为        

2.划线句有一处语序不当的错误,请修改后抄到横线上                    

3.划线句有一处搭配不当,请将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                      

 

查看答案

阅读《约法三章》一文,完成小题。(14分)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霸上;古地名。(3)组:绳索。(4)怀王:即楚怀王。(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6)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7)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8)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4分)

①诸将言诛秦王___________   ②父老秦苛法久矣______    ___

③诸吏人皆案堵如___________ ④人又喜______    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系颈以组

A.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B.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D.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两处)。(2分)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2)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4.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

 

查看答案

阅读辛弃疾的《南乡子》,完成小题。(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②?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③,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④,生子当如孙仲谋⑤。

【注释】

①      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      千古兴亡:指漫长的历史上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

③      年少:指孙权,他继承父兄遗业占有东吴时才十九岁。兜鍪(móu):指千军万马。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④      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

⑤      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猪狗)耳。”

1.词中“                  ,                    ”两句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1分)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中的形象。(2分)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3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8分)

我市某中学正在开展以“我是小小主人翁”为主题的活动,意在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同学们的担当精神。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次活动中来。

1.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话题的大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面对责任,为何有人敢于担当,而有人却退缩逃避呢?请你根据下面的三则材料,探究其原因。(4分)

材料一: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日,在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挺身而出,奋力拉开两名学生。两名学生救下来了,但她自己却被碾在车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直到5月21日,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张丽莉的壮举感动了全国网友,网友亲切地称她为“最美女教师”。

材料二:在2012年5月20日的欧冠决赛中,坐拥主场优势的拜仁慕尼黑对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输掉1分,败给了切尔西队,遗憾地与冠军失之交臂。德国媒体报道,拜仁多名球员,特别是队长季莫什丘克,在点球大战前就表现出了对失利的极大恐惧,拒绝主发点球。这就像赫内斯赛后所说的那样:“面对极大的压力,拜仁缺乏一名真正的领袖,缺少一名能在困境中真正站出来的人。”

材料三:1970年12月,普林斯顿大学沈平、李德怡等人组成了“保卫钓鱼岛行动委员会”,强调以行动“警告日本人”,“抗议美国”,“唤醒国人”。 1971年,2500名留学生在联合国总部外举行保钓示威……2012年8月15日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船员成功登上钓鱼岛,并插上中国国旗。9月24日,为了抗议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台湾宜兰渔民在下午3时集结70多艘渔船,从南方澳渔港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这是历年来民间发起最大的保钓活动。

2.请你从“责任”的角度,对前面一、二则材料中张丽莉老师或者队长季莫什丘克的行为表现,作出简要的评价。(50字以内)(2分)

3.学校为了加强“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精神的宣传,拟为同学们编写一段“三字经”,以便大家传诵。下面编写好了开头,请你就材料三续写几句填在横线上。要求:念着顺口,读着有味。(2分)

人在世,居群体;尽己任,担道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