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 (甲)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5分)

(甲)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予求古仁人之心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③不可状                  ④公退之暇,鹤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6ec8aac122bd4f6e         B、6ec8aac122bd4f6e

  C.6ec8aac122bd4f6e               D.6ec8aac122bd4f6e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4分)

答:                                               

                                              

 

1.①尝:曾经。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 2.B 3.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 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意思对即可) 4.范仲淹优国优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2.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 3.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这里注意“微、消遣”等词的理解;“吾谁与归”要调整语序。 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要求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选文主要是通过内容,来表达一种主题情感,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欣赏(3 分)

田家

郑 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①,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②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①浑:这里是满的意思。②残照:夕阳。

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       ”字尽

现田园清朗的意境。(1分)

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查看答案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5分)

6ec8aac122bd4f6e 

 

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3分)

答:                                                

                                                   

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2分)

 

 

 

 

 

 

 

 

 

 

 

 

 

 

 

 

 

 

 

 

 

 

 

 

 

 

答: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话中,关于文学作品内容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

A.《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B.《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C.《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D.《捕蛇者说》一文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点明作者写作动机的句子是“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    )

 A.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银杏树?他了如指掌。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

接着高高的远山。

  C.书房布置得简朴文雅,右面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D.“真不是和你说着玩儿,”他一本正经地说:“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完成”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学生责无旁贷的责任。

C.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平坦通畅,河流重现清澈,这些是我市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呈现出的新景象。

D.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