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9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

阅读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9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至陈:(   )    ②说陈王曰: (      )

陈 (    )    ④将军身坚执锐(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3分)

                                                                        

4.(甲)(乙)两段文字,都是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依据上述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

答:①原因:                                                               

②启示:                                                                 

 

1.等到、有人、到……去、同“披”,穿着 2.①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②陈王的故旧知交都纷纷自动离去,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 3.体现了陈胜年轻时就有的远大抱负,同时写出了陈胜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品质。 4.1)顺从民意,深得民心; 违背民意,丧失民心。 (2)答题不要求面面俱到,能从某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如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人不要忘本、要讲诚信、做人要懂得珍惜感情等均可。或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1分)②人心向背是成功的关键。(1分) 【解析】 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3.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这里能理解出“远大志向”“有难同当”两个角度即可。 4.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题目。(7分)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描写了              等具有鲜明时令特征的景物,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4分)

2.从语言赏析的角度,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分)

 

查看答案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现象也有增多的趋势。为增强节约意识,近日,某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节约伴我行”活动。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1.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的宣传用语(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活动中,男女生开展了节约竞赛。近期,学生会对住校男生和女生的节约情况作了调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调查表所反映的基本情况。(4分) 

 

3月

4月

5月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男生

女生

寝室用电量

650度

280度

631度

252度

613度

220度

寝室用水量

181吨

90吨

170吨

71吨

158吨

56吨

注:男生124人,女生62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考查(6分)

1.填空:格列弗历险的第一地是             。那里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          你争我斗,势不两立。(3分)

2.简答:格列弗历险第一地,就显示了很大的力气和食量;那里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请具体说一说。(3分)

 

查看答案

下列段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②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③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④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