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现象也有增多的趋势。为增强节约意识,近日,某校学生会在全校发起了一场“节约伴我行”活动。请你担任活动的宣传员,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1.为活动拟写一条倡导节约的宣传用语(不超过2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活动中,男女生开展了节约竞赛。近期,学生会对住校男生和女生的节约情况作了调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调查表所反映的基本情况。(4分)
|
3月 |
4月 |
5月 |
|||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寝室用电量 |
650度 |
280度 |
631度 |
252度 |
613度 |
220度 |
寝室用水量 |
181吨 |
90吨 |
170吨 |
71吨 |
158吨 |
56吨 |
注:男生124人,女生62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考查(6分)
1.填空:格列弗历险的第一地是 。那里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 与 你争我斗,势不两立。(3分)
2.简答:格列弗历险第一地,就显示了很大的力气和食量;那里的人为了把他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京城,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请具体说一说。(3分)
下列段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②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③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④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中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校园是同学们的家,这儿鸟儿和鸣,这儿桂花飘香。请以“校园一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要求:①突出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景物的特点,表达对学校的热爱。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阅读《子夜昙花》,完成文后题目。(20分)
(1)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
(2)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
(3)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寡言的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
(4)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
(5)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
(6)久闻昙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
(7)A.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旦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
(8)犹如一张昂首的脸,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向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
(9)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里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
(10)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
(11)B.它一夜尽情绽放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
(12)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是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的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和挽留。
(13)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
(14)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说“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作者“心满意足”和“惊喜”分别是何原因?(4分)
2.请从文中A、B两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
答:选( )句 ,赏析: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写了恩师,而中间部分却写昙花,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4.读了本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与感悟。(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