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4分)

2.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的分析。(4分)

3.“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4.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4分)

 

1.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①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②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2.①“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②“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从“至今”“几十年过去”“滚瓜烂熟”“信口背出”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时间过去很久,但记忆却清晰非常。可见老师所讲内容给“我”印象之深。 3.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4.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解析】 1.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意义能概括出“给我深刻的印象”“对我课外阅读的影响”。 2.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这里学生能列举事例,写出句子并能结合要求进行理解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3.分析语句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应学会观察语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照应前文,在内容上是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4.感知文本内容,能从文章中找出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的不同,并能从对我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分析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乙】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词。(5分)

其足:   吾忘持:    其苗:   今日矣:    苗则矣: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下列“之”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

A.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返归取之

D.而又害之

4.这两则语言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6分)

 

查看答案

默写。(8分)

1.晓战随金鼓 ,                  

2.蒌蒿满地芦芽短,                       

3.庭院深深深几许,                               

4.                     ,红杏枝头春意闹。

5.月黑雁飞高,                  

6.王之涣的《凉州词》中,与物候有关的两句诗是:

                                                          

 

查看答案

请写出两个反映气象物候的成语或谚语。(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自然风物以其独具的魅力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为了让广大学生能更多地走进自然,感悟自然,学校决定举行“用心灵拥抱自然”学习实践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定一条宣传标语。(2分)

2.同学小王的家长认为学生就应该坐在教室里好好读书,没有必要参加校外活动。如果请你帮小王劝劝他的家长,你会怎么说呢?(4分)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4分)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使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③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句,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