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赵燮的《磨难》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

阅读赵燮的《磨难》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了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

②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古时的斯巴达青年,迫于风俗的压力,每年都要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增强忍受磨难的耐力,这同时具有主动和被动的两种因素。

③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④过多的磨难,对于一个英雄来说,或许是件幸事,诚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却无论如何是一种不幸,中国的近代史已把这一点昭示得清清楚楚。古人言:多难兴邦。这只是一种狭义上的真理,而不是广义上的真理。英国作家希尔顿在他的小说《失去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地名——香格里拉。后人多把香格里拉喻为世外桃源。

⑤遗憾的是,人们命运中的香格里拉总成虚幻,而生命中坦塔罗斯式的磨难却是百分之百的真实。

⑥就人生而言,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因此,若想做一个非常平凡的人,则是磨难少一些更好;若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则不妨多经历些磨难。

⑦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⑧磨难能使人优秀。如果既想成为优秀,又想远避磨难,这样的事情几乎是极少可能发生的。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3.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1.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大意相同即可,3分) 2.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分)示例一:对比论证:将“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和“被动承受磨难的人”的内心感受和性情变化对比,证明对待磨难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2分)示例二:比喻论证:“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形象生动的论述了主动接受磨难的意义,磨难能使人光芒四射,锐意进取。或是“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形象生动的的论述了 3.示例一: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狱中完成史书巨著《史记》;示例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等角度去思考,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比如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围绕文章的内容“磨难”这一主要内容来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先根据划线句子“主动接受磨难与被动接受磨难”以及“磨难使他好像刀剑磨出锋芒”“ 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的内容确定论证方法为“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磨难能使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来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3.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论据的能力。补写的论据主要能体现“主动接受磨难最终获取成功的事例“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钓鱼岛》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钓鱼岛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东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钓鱼诸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和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钓鱼诸岛周围的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

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渔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这个海峡港湾中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③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诸岛在我大陆国土的海洋方向形成一道大陆外缘天然的屏障。它位于台湾和冲绳之间,处于东海南部的中心地带,是外海进入中国的跳板。对于中日双方来说,钓鱼岛都是战略要地,无论是中国东出还是日本南下,钓鱼诸岛都是一个咽喉要道。它可以成为保卫我国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也可能被日本利用,阻碍我国统一,对我国东部沿海和台湾地区造成威胁。

④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在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钓鱼岛?(4分)

2.第②段划线句子里的“自古以来”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请写出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和印证了原文哪些内容。(3分)

【材料一】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海底石油储量巨大。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约在737亿桶至1574亿桶之间。有人曾经预言,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储备量相当于“第二个中东”。

【材料二】1785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这些地图制作精细,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日本部分用淡

绿色,而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的。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都是粉红色的。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25分)

(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2)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3)“不要掉队呀!”

(4)“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5)“我们顶着天啦!”

(6)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7)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8)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根据选文(1)、(7)两节文字对“火把”的描写,请你用两个词分别概括老山界山路和山势的特点。(2分)

山路:________________     山势:________________

2.对战士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最符合文章的原意?(     )(2分)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

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

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

3.选文第(8)节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每处限填一字)(3分)

4.选文第(8)节中的景物、声响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3分)

5.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有层次,请你结合选文举例说明。(3分)

 

查看答案

为纪念长征胜利76周年,班级准备开展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晚会,由你

担任主持人,现请你为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并根据所给的节目,在节目一和节目二之

间设计一段生动的串连词。(4分)

节目一:诗朗诵《把牢底坐穿》

节目二: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

开场白:                                                       

串连词: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有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风格,收集了《猫狗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10篇文章。这本书中作者回忆了两位老师,分别是             和               。(4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

芜的山冈                       ,                      ;欣赏是一汪甘泉,

浇灌枯竭的希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